原題: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將提前115天實現功能性通車
快速通道建設跑出“自貿港速度”
走路快、説話快,解決問題更得快,中鐵上海工程局海口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以下簡稱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總工程師商健的高效率是在項目現場養成的。
8月16日的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現場,上百台機械同時不停歇,工人們揮汗如雨,開展橋樑上部結構和附屬設施的施工。
剛從施工現場回到項目指揮部,請示匯報、問題反饋、多方溝通,10分鐘內接打了10多通電話,商建又解決了不少問題。“項目正在全面提速建設,9月30日就要實現功能性通車。”商健説,政府徵遷快、審批快,園區服務快、響應快,帶動着項目建設單位也都在快起來。得益於此,該項目預計將比原計劃工期至少縮短115天。
作為省重點項目,江東新區快速通道是海文高速的延伸,將匹配服務全島封關運作後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客流高速增長産生的交通需求,能有效縮短機場與琼北地區的交通時間,同時通過建立梳式結構有效分流各交通幹道車流,提升海口交通效率。
正因意義重大,項目從建設之初就貼上了“快”的標籤。
“2022年10月24日得知中標,2天后就拿到施工許可證,這樣的效率讓很多同行不敢相信。”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黨支部書記李泉泉説,這是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協調各方加速審批的結果。而項目涉及的98畝徵拆地,海口美蘭區相關部門僅用40天就完成徵拆工作。
“快速徵拆保障項目用地,加速審批推進項目施工,我看到了海南自貿港速度。”讓李泉泉記憶頗為深刻的還有一件事。
為加快施工效率,項目實行24小時連軸轉,為此申請了夜間施工許可證。江東新區管理局項目專員得知後立刻向海口市有關部門報告審批,當天就完成了許可證的批復。“當天申請,當晚施工,真正秒批!”他説。
建設再快,項目質量和施工安全仍被擺在首要位置。
針對施工現場獨有的生物碎屑層,項目部基樁建設前研發了能夠對其加固的新型注漿材料,奠定橋梁安全基石;作業面上各類大型器械多,項目部增加管理人員加強對現場的監管;施工現場仍有來往的社會車輛,項目部就培訓了480余名道路指揮員,安排在橋梁所經過的27個路口、村口,保障市民通行安全。
“項目下一步將進入橋面鋪設,交通標識、照明安裝等環節,將高效實現9月30日功能性通車。” 商健説。(記者 劉夢曉 通訊員 曹柳 王聘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