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白沙革新村今年5名學子考上本科,是過去13年的總和
教育幫扶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王謝、王萍這對堂姐妹也拿到本科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革新村,今年,繼有人考上全村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後,還有5名高考考生被本科院校錄取,可謂喜事連連。
這一數字看似不多,但對位於鸚哥嶺腹地的山村寒門學子而言,圓夢大學實屬不易。駐村幹部史磊介紹,該村由於相對偏遠落後,教育底子薄弱,據初步統計,自2010年至2022年,全村考上高等院校的學子僅為22人,其中本科生為5人。
今年革新村共有7名學子參加高考,其中5人考上本科院校,取得這般好成績並非偶然。
學子王謝今年考上海南大學少數民族預科班。“以前,就盼著孩子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掙錢,現在,只要閨女能多讀書,能出遠門多長見識,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王謝的母親説。
正如王謝母親所言,經過這些年的扶智扶志,村民的教育觀唸有了很大改觀,更願意為長遠的教育投入,而非只顧眼下的生活。
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轉變,原因在於近些年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改善了村民生活,以及政府的教育幫扶。
王謝的堂姐王萍,今年被山東省齊魯醫藥學院康復治療學專業錄取。由於前幾年養豬虧了本,王萍的父母被列為脫貧監測戶,在有關部門及駐村幹部的幫扶下,通過發展黑山羊養殖産業,收入趨於穩定,一心支持女兒讀書。而在縣城讀中學的王萍,能享受到學雜費減免、教育補貼等幫扶政策。
成績背後,當然也離不開教育條件的改善。王謝的母親回憶,早些年,女兒在南開鄉中心學校就讀小學時,校舍、運動場就陸續修繕一新;如今,這所學校更是有了多媒體黑板、游泳池等設施。小學畢業後,王謝到縣城白沙中學就讀。期間,學校挂起了“海南中學白沙學校”的牌子,憑藉與名校合作辦學提升了教學水平。
“把書讀好了,孩子們的出路就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史磊介紹,革新村持續發力鄉村文化振興和教育幫扶工作,近幾年村圖書室新添了教輔、科技、人文等數千冊書籍。就在上月,村裏暑期公益課堂開課,返鄉大學生主動當起授課講師,教孩子們學畫畫、打籃球、練非遺樂器等,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從鄉村走出,學子們很有志氣,也對未來充滿憧憬。符政寶是王謝、王萍的表哥,今年於海南醫學院兒科學本科畢業的他,沒有想著早早出來掙錢,而是選擇繼續深造,考上了本院兒科學三年制碩士研究生。
而繼姐姐去年考上大學後,符美詩今年也鉚足了勁,考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我的專業是地理信息科學,可能有點難,但我覺得有點挑戰更好。”她對大學充滿期待,更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記者 曾毓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