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儋州市光村鎮泊潮村舉辦非遺項目泊潮海龍舟活動
一場不比賽的“龍舟賽”
這是一場熱鬧的高頻互動——海岸上,數千位村民和游客涌入,面朝大海,揮手示意,歡呼聲此起彼伏;不遠處的海上,5條龍舟乘風破浪,期間也會停在岸邊,一個個荔枝、杏子、糖果等被從龍舟上拋向圍觀的人群。
“這可是‘福氣果’,可不能錯過。” 6月22日下午5時許,儋州市光村鎮泊潮村的泊潮海龍舟活動正在火熱舉行,村民陳清新看到龍舟泊岸,一時顧不上聊天,馬上鑽入人群,瞅準時機,快速出手抓取龍舟上拋來的水果和糖果。
不拼排名,只為“送福”,端午節的泊潮海龍舟活動,不同於很多地方的龍舟比賽,主打的是游龍舟。記者在現場看到,泊潮村海上龍舟,是“龍”作為獨立整體直接加到船上。每條船上,有定向巡航的舵手,還有鼓手,敲鑼打鼓,兩旁坐著約20位划船的水手。
在約2公里長的岸線,5條龍舟在近海上不停地巡游着,渾厚響亮的鼓聲響個不停,成為海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靚麗風景,游人們競相拍照打卡。特色的端午節民俗活動,不僅吸引了儋州、海口、三亞等地的游客,還有不少島外的游客專程來體驗。
“海上游龍舟非常有特點,‘龍’活靈活現,表演很有意思,活動超有氛圍感,真是不虛此行!”來自遼寧的李曉亮開着房車早早地趕到泊潮村,一行9人對漁村的端午活動連連豎起大拇指。“瞧,這是我搶到的荔枝和橘子,來一塊沾沾龍舟送來的福氣。”他興奮地向身邊的朋友歡呼着,揮了揮好不容易得來的水果。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超過5000人涌進村裏觀看海龍舟活動,是歷年來參與活動人數最多的一次。在村民林琼玲看來,作為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村,泊潮村並沒有“老態”。得益於儋州市不斷加快的鄉村振興步伐,該村供水、用電、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條件良好,觀景&、停車場、園林綠化等配套不斷完善,是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寶藏漁村”。這裡不僅有淳樸熱情好客的村民,悠久的漁家文化,美麗的狹長海岸線,還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該村曾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游客來了,不僅可以體驗趕海、垂釣、拉網捕魚等,品嘗地道的本地海鮮,還能到田園裏採摘時令水果,參觀村裏的紅色文化遺址。
這場泊潮海龍舟活動,是泊潮村民自發組織舉辦的,至今已超百年歷史。今年,村民延續眾籌的傳統,全村800多戶村民,累計捐款約10萬元。海上活動是重頭戲,但是陸地上的端午節群眾巡游活動同樣精彩。
當天下午3時許,由1000余位村民組成的巡游隊伍在村裏熱鬧地行進着。隊伍中有陸地上巡演的“龍”,盡情揮舞敲擊的鑼鼓隊,伴着英文歌曲跳舞的女生啦啦隊,扛起藍色船槳舞動的青年小夥,穿着紅色旗袍在鄉村走秀的模特,還有扮成西游記人物玩鬧的人偶隊。讓人頗為矚目的是,有幾位村民穿着綠色或紅色的網紅青蛙服,萌動活力的形象,憨態可掬,深受圍觀小朋友的歡迎。
這場豐富的岸上巡游現場,還有一場精彩有趣的“聯名”活動。20位身着盛裝的調聲演員專門趕到村裏,不僅在巡游隊伍中表演儋州調聲,還在村裏的文化廣場進行專場演出,吸引眾多村民和游客加入其中。
帶隊演出的儋州市文化館文化遺産部主任王孔智説,泊潮海龍舟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儋州調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這兩顆儋州非遺的“明珠”,在端午節“攜手”亮相,有助於創新傳承弘揚儋州非遺文化,讓廣大市民游客欣賞到特色民俗文化的魅力。
傍晚,古村燈光漸漸亮起,許多游客在海邊露營,唱歌、跳舞、吃燒烤,歡笑聲融入美麗的夜色。此時,陳清新在家裏的院子中,擺上一桌豐盛海鮮,邀請遠方來的好友,酒裏、歌裏,暢談快意人生。(記者 曹馬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