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緊抓三大要素多管齊下持續推動文旅産業蓬勃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緊抓三大要素多管齊下持續推動文旅産業蓬勃發展

2024-03-10 08:59:54  來源:貴州日報

“文化千島”出彩出圈 “詩和遠方”相得益彰

——我省緊抓三大要素多管齊下持續推動文旅産業蓬勃發展

  元宵節晚上,貴陽市文昌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場元宵節專場主題路邊音樂會正熱烈開唱。由省民族樂團領銜演繹的《象王行》《上春山》《一生所愛》《賽馬慶豐收》《奢香夫人》《滄海一聲笑》等曲目把現場氛圍推向高潮,市民和遊客相聚在此,重溫時代金曲。

  貴州被譽為“文化千島”,文化豐富多彩、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去年以來,與貴州相關的文旅現象頻頻出彩出圈,文化與旅遊的激情碰撞,吸引了各地遊客的到來,帶來了全省文旅産業的萬千新氣象。

  自2023年7月起,一場場零門票、零距離、零商業的路邊音樂會在貴陽悄然盛行並爆火。此後,每逢周末,由資深音樂愛好者組織、群眾自發上演、政府配合引導的路邊音樂會成了全民共用的文化盛宴,為貴州增添了一張亮麗的城市新名片。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貴陽各區(市、縣)共舉辦路邊音樂會102場,現場參與者達34萬余人次,網絡曝光量達2.2億次,網絡觀看人數突破4500萬人次,路邊音樂會成為我省繼“村BA”“村超”後的又一文旅“頂流”和文化盛宴。

  音樂會場內氛圍滿滿,場外也是人氣匯聚。舉辦地周圍商圈人流量增多,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後備箱商鋪、手工小攤等陸續開始經營,不僅做到好聽、好看,還能盡享好吃、好喝、好玩。

  據了解,春節假期期間,貴陽市聚焦煙火味、人情味、文化味推出精彩紛呈的新春活動,年貨節、燈會廟市等輪番上演。據初步測算,全市累計接待遊客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80.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2.63%。

  以文塑旅,賦能激活力;以旅彰文,探索新路徑。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做工精致的少數民族服飾,還看到了豐富多彩的非遺表演,令人難忘。”2月21日晚,來自湖南的遊客李先昌參觀了銅仁市2024年“銅城遺韻·潮向未來”新春非遺秀,讚嘆連連。

  從農歷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銅仁市中南門古城景區每天都有來自該市各區縣的非遺秀表演隊伍匯聚,龍燈、嗩吶、板凳龍、金錢桿、民族走秀等非遺巡遊表演,讓人身臨其境感受“每到霓虹璀璨時,滿眼都是歌舞場”的多彩魅力。

  結合當地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銅仁市不斷發揮文旅資源富集優勢,深入挖掘和闡釋文化內涵,把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入旅遊業發展,將各類非遺表演請上臺,使節慶更添潮流味、更富藝術感,推出燈會、廟會、祈福等民俗體驗活動,更有普適性、更具吸引力,成為全省努力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縮影。

  回望2023年,貴州文旅融合發展碩果盈枝,全省各地持續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多管齊下持續豐富旅遊生態和人文內涵,助力文旅産業發展氣象萬千。

  一組數據,彰顯貴州文旅融合力度。2023年下半年以來,貴州文旅訂單量、訂單人次同比2022年增速分別達149.5%和143.3%;萬峰林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品質評審,新增全國甲級民宿4家、乙級2家;16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35件書畫作品入選全國優秀作品展……

  一些現象,體現貴州文旅融合廣度。“村超”被譽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生動詮釋;“村BA”被譽為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貴陽路邊音樂會成為全民共用共娛的街頭音樂;貴州苗繡亮相意大利2024春夏米蘭時裝周線下大秀,再次在國際舞臺迎來高光時刻……

  一批典型,印證貴州文旅融合成效。青雲路、烏江寨、貞豐古城成功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青岩古鎮、荔波古鎮成功創建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貴陽長徵數字科技藝術館“紅飄帶”和《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相繼試運營;成功創建黔東南州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黔南州東方記憶國家工業旅遊示范基地等;“天空之橋”“鄉村旅遊1號公路”入選全國首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

  “緊盯建設多彩貴州文化強省和旅遊強省目標,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乘勢而上大抓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持續鞏固旅遊強勁增長態勢,推動貴州旅遊優勢更優強勢更強,確保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在新的一年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用好自然珍寶、文化瑰寶兩個寶貝,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多彩貴州品牌內涵,讓旅遊更有“詩意”,讓文化走向“遠方”。(記者 陳江南)

[責任編輯:劉昌餘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