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多措並舉推動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安新區多措並舉推動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4-02-10 09:40:57  來源:貴州日報

精準發力練內功 培育外貿新動能

——貴安新區多措並舉推動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品質發展

  貴安新區緊緊圍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引領行動,培育壯大開放型經濟,加快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招商引資、提升開放通道,增添新動力拓展新空間,不斷加快高品質發展步伐。

  一站式,讓政務服務零距離

  2023年,貴安新區海關把推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作為改進工作作風與展現良好形象的有力舉措,暢通了政務公開的“便民之路”。

  “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陽光下作業、規范化管理為核心,在機制建設、平臺建設、統籌推進上下功夫,擦亮了貴安新區海關‘安心橋’服務品牌。”貴安新區海關黨委書記、關長何亞喬介紹道。

  線上平臺突出“簡單方便”,對政務資訊鑒別甄選精加工,發送至“關企一家人”微信群,及時答疑解惑、回應訴求,推動政務公開由“桌面公開”向“掌上公開”轉變。

  線下平臺突出“暖心貼心”,提供“一站式+零距離”政務公開服務,開設線下公開專欄,更新完善“惠企利民政策明白卡”,升級打造服務一體區域。

  何亞喬告訴記者,通過座談會、“特約監督”、關長接待日等形式,搭建海關對外良性互動橋梁,提升了政務公開“力度”,實現政務公開“有合力”“無距離”。找準新時代“楓橋經驗”和政務公開的融合點,深查細挖7類潛在矛盾糾紛業務風險,從“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抓好政務公開,延伸了政務公開“深度”。

  引進來,讓産業筋骨更強健

  去年,貴安綜合保稅區簽約包括山本光電等強鏈、補鏈重點項目在內的制造業項目25個。

  與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合作落地內陸地區的首個大豆進口保稅交割倉項目。

  簽約茶葉加工出口項目7個,落地白酒出口企業6家。

  …………

  “我們分別到廣東、北京、安徽、重慶等區域外出招商65次,拜訪企業150余家,周周有外出、月月有招商。”貴安綜合保稅區商務局局長何周宇告訴記者。

  今年開年不久,總用地面積為157.5畝,集糧油存儲、轉運、粗加工為一體的貴安新區進出口糧油産業園建設項目在貴安綜合保稅區圍網內正式開工,這是貴安綜合保稅區打造“貿易+加工”新模式的啟航之路。

  據悉,2023年貴安綜合保稅區完成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0個,新引進産業項目到位資金96.69億元,新引進優強企業24家。

  走出去,讓更多黔貨銷海外

  2023年12月28日,滿載著子午道國際貿易(貴州)有限公司64噸南瓜的兩輛貨車從貴安綜合保稅區出發,10小時後,貨車分別到達650公里以外的廣西憑祥口岸與760公里以外的雲南河口口岸。查驗通關放行的4小時後,運抵越南河內、胡志明等主要城市。

  這條近期搭建的從貴安綜合保稅區出發的東南亞跨境物流運輸開放通道,充分利用貴安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與貴安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倉儲與保稅物流政策優勢。

  擴寬對外溝通渠道,加快謀篇布局的步伐,正是眾多外貿型企業走出去抓訂單、拓市場的真實寫照。

  通過在廣西憑祥前置轉机倉、雲南河口的國際物流園、提供報關報檢等支援措施,“讓企業從粗放買賣模式變為有計劃有步驟的高效模式,切實為企業降本增效,不斷提高消費類産品出口能力。”子午道國際貿易(貴州)有限公司王彥東説。

  作為充實貴安綜合保稅區黔粵物流公路卡班力量的東南亞跨境物流運輸,將採取定線、定時、定價“三定”模式,通過平臺化運營整合貴安綜合保稅區內和周邊地區貨運資源,持續運營貴安新區經廣西憑祥轉越南進出口通道項目。

  “2024年,我們會根據市場變化,結合貨量需求在越南設海外倉,將省內、區內企業進口貨物在河內等海外倉集中裝車,運輸至憑祥邊境轉机倉。”貴州貴安綜合保稅區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羅艷介紹。

  接下來,貴安新區將依托貴安綜合保稅區電子資訊産業的基礎,在貴安綜合保稅區建設面向東南亞的電子資訊産品出口分撥倉,為“貴安零配件制造+東南亞整機組裝”提供進出口物流服務,與憑祥口岸倉庫、越南倉庫共同構建“倉對倉”的物流倉儲體係。(記者 丁亞)

[責任編輯:劉昌餘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