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難題答好考卷——平塘奮力推動山地農業現代化進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破解難題答好考卷——平塘奮力推動山地農業現代化進程

2023-11-27 16:37:57  來源:平塘縣委宣傳部

  作為以山區面積為主的平塘縣,如何向農業現代化邁進?農業機械化是繞不開的一關。為解決山區農業現代化、機械化難題,平塘縣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堅持問題導向,以小型農機、農業技術為突破口,助力農業生産各環節,不斷提高農業生産手段的現代化、生産技術的科學化、農業服務的社會化水準,走出了一條雲貴山區獨特的農業現代化之路,以實實在在的舉措答好為民服務考卷。

  推行農機社會化服務 著力破解種地難題

  正值秋冬種時節,各種農業機械已經在田間開始忙碌。在平舟鎮,多臺耕地拖拉機正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現場機聲隆隆、熱鬧非凡,不到一會兒就完成了土地翻犁。

  “現在機械化來犁田就是幾分鐘就完一畝了,減少人工,減少錢,減省勞力,現在我們種田種地都是用機械,收割也用機械,現在真的方便。”看著自家田塊幾分鐘就翻犁完成,平舟鎮村民毛髮蓮很是感慨。

  農機的投入使用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還節約了生産成本。在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平舟鎮積極探索山區農業機械化服務工作,在政府指導下,當地合作社購置符合山區作業的農業機械,通過農機社會化服務,為現代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黃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譚化生介紹:“我們合作社是通過平舟鎮壩區農業現代化服務配套項目進購了300萬元的農機設備,包括耕地、播種、飛防和收割,實現了農機一體現代化服務,我們的合作社也不光服務我們平舟鎮,也可以向全縣服務。”

  “我們推進農業機械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生産中主力軍作用,能夠保障我們在農業生産,在耕、種、管、收各個環節中能夠實現機械化,為我們農業現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平舟鎮工作人員羅德波介紹。

  為加快推廣現代農機裝備、先進適用技術,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平塘縣把培育農機服務主體作為重點工作,目前全縣已經成立農機服務主體33家,其中:農機服務企業2家、農機服務合作社8家、農機大戶23家,實現了11個鄉(鎮、街道)全覆蓋,在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作物的耕作、播種、收割、管護等環節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打通了農業科技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提升農業機械化水準 促進産業提質增效

  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一些傳統農業生産技術也實現了新的變革。在平塘縣山海原生茶園基地,一壟壟翠綠的茶葉布滿山坡,以前全靠人工採摘的茶園,今年迎來了新變化。幾名採茶工人正手持小型採茶機進行採茶,機過茶梢,茶樹上的鮮葉瞬間剃下,不一會兒功夫,採茶機便收集了滿滿一袋茶葉。

  採茶工人徐啟書一邊熟練的操作小型採茶機,一邊説:“我們人工來摘一天也採不了多少,摘得一斤多。我們用機器來摘,一天也能摘得100至200斤,提高了我們的速度,也提高我們效率,還可以。”

  茶農譚佔芬家種植有30多畝茶葉,每到採茶季總是讓她們夫妻倆喜憂參半,喜的是茶葉豐收了,能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憂的是採茶旺季人手不夠、忙不過來。現在她利用空閒時間,來茶葉基地學習採茶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何老板這裏是用機子採茶,我們就想來這裏上班學習哈技術,看這種機子採得好不好,採得快不快,好的話我們也買兩臺回家去採茶。”

  目前,平塘縣共有18.88萬畝茶園,由于茶園面積逐年擴大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每到採茶旺季用工不足就成了各地茶園面臨的最大難題。圍繞這一難題,平塘縣深入踐行“四走訪基層”工作制度,堅持問需于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茶園引進小型採茶機,提升茶園夏秋茶採摘率,讓茶葉得到應收盡收,真正把葉子變成了“票子”。

  平塘縣山海原生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文補介紹:“這幾天我們公司裏面用機器採茶一天能夠採摘7000至8000斤茶青,如果是人工採茶的話,一天下來1000斤都不到。”

  同時,隨著採茶機、殺青機、揉捻機、包裝機等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茶葉生産正在由單一設備向自動化生産線轉變,推動了平塘茶産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深化農業科技賦能 加速鄉村産業振興

  聚焦農業高品質發展,縣農業農村局大力推行農業技術人員入企服務項目,切實為企業做好技術服務和項目發展幫助,以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

  “在我們百香果項目還沒來之前你們育苗種植是怎麼做的?”

  “以前沒有項目落地,是沒有這些項目設置、是沒有秋種這種模式的……”

  在平塘縣山頂紅百香果種植大棚裏,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正和基地負責人討論百香果種植發展及地理標誌農産品(平塘百香果)保護工程項目落地情況。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科科長伍躍成説:“之前我們項目還沒有在這裏實施的時候,他的苗是從廣西運過來的,拉過來都損傷了一大部分,項目在這裏建設了智能育苗大棚之後,就在這裏可以育苗,就可以一邊育苗、一邊移栽了。”

  不僅如此,往年,每年十二月初,果子採摘結束,基地千畝山地就進入農閒期,今年,依托地理標誌農産品(平塘百香果)保護工程項目建設,基地嘗試復合式種植新模式,實現一地多收。

  “我們今年嘗試做了百香果的秋種,我們就是想讓百香果錯季,三四月份能夠有一批果子成熟上市,這樣就能在百香果露天栽培的時候搶先上市。”貴州山頂紅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江軍海介紹説。

  錯季發展百香果種植,最大難題就是育苗問題。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多次深入基地調研並與公司商討後,及時向省農業農村廳遞交了《平塘百香果地理標誌農産品保護工程項目》申請,獲省農業農村廳批復資金365萬元,包括建設培優區域特色品種、建設核心生産基地、提升産品特色品質、推進全産業鏈標準化、叫響區域特色品牌、建立品質管控機制等。通過標準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就可穩固産品品質,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實現百香果産量、效益雙提升,帶動百香果産業擴面提質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江軍海信心滿滿。“這個項目落地以後,有了這些設施設備的配套,對我們這邊種苗、育苗這一塊有很大的幫助,對百香果産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科科長伍躍成説:“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發現我縣的産業存在短板,到下面針對企業發展的短板,我們積極地下去蹲點,通過解決他們實際的問題來服務企業。”

  農機動起來,農業強起來。平塘縣找準著力點,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目標,不斷推進雲貴高原地區農機服務,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大力推進糧食生産提質增效,以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切實答好“民生幸福卷”。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