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美美與共——“酒+”融合發展的“新表達”-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生生不息 美美與共——“酒+”融合發展的“新表達”

2023-09-07 09:04:08  來源:貴州日報

生生不息 美美與共

——“酒+”融合發展的“新表達”  

  9月4日,由貴州茅臺攜手瑞幸咖啡聯合推出的“醬香拿鐵”在全國1萬余家門店同步上市。隨後,“美酒加咖啡,就愛這一杯”在朋友圈刷屏。

  9月5日,瑞幸咖啡公布數據,“醬香拿鐵”單品上市首日銷售542萬余杯,銷售額超過1億元,繼茅臺冰淇淋之後,“醬香拿鐵”繼續引爆市場。

  跨界布局正在進行時,如何做好“酒+”文章?近年來,我省各酒企積極探索“酒+旅遊”“酒+商貿”“酒+文化”等“酒+N”融合發展模式,新體驗、新産品、新項目的接連問世,不僅成功地將酒與其他産品進行有機融合,更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多業態深度關聯、共生互榮的發展新生態。

  第十二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開幕在即,本屆酒博會除線下特別設置“酒+”館展示全國各地酒類衍生品之外,還將舉辦係列“酒+”活動,進一步豐富展會內涵。

  酒旅融合 “醉”美旅途

  9月2日,秋風微涼。貴陽市民林霜驅車來到火彩坪露營基地。“遼闊的天空和眼前自然景觀讓人耳目一新,明天再去體驗一把刺激的山地摩托車!”

  火彩坪露營基地位于六盤水市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近年來,岩博村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打造六盤水市岩博酒業基地旅遊景區,景區以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為主導,逐步發展成為集白酒生産展銷、戶外運動、生態旅遊、休閒娛樂、民俗體驗等于一體的特色景區。

  “景區內,遊客不僅可以參觀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岩博小鍋酒釀制技藝生産線,還可以體驗山地摩托車、真人CS,叢林穿越等項目。”貴州岩博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秋廷説。

  酒旅融合,屢見不鮮。貴州珍酒打造的體驗式回廠遊,以品味歷史為主線打造酒旅精品線路,每年邀請數萬人次走進廠區,讓消費者身臨其境感受醬酒獨特魅力。

  “今年酒博會期間,我們將統籌安排貴州首批十大酒旅融合景區開展酒旅融合體驗活動,包括醬香白酒品鑒、酒文化展示、茅臺冰淇淋品鑒,文創産品展示展銷、釀酒工藝宣傳展示、舞蹈演藝等一係列活動,更好地展現貴州獨特的酒文化魅力,提升旅遊影響力和吸引力。”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史靜一説。

  酒商融合 燃動消費

  8月28日至29日,仁懷市的一場醬酒直播推介活動吸引639萬人線上“圍觀”。活動現場,網紅達人在直播間向觀眾介紹茅臺鎮醬酒生産工序並對當地酒企特色爆款酒作推介,最終實現銷售額64.86萬元。

  “活動旨在通過直播展示仁懷市獨特的酒文化的同時借助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力,提高仁懷醬酒的知名度,進一步開拓線上市場。”活動相關負責人説。

  小螢幕連接大展會。眼下,第十二屆酒博會“雲銷售”美酒推薦官直播團隊正在招募新主播,展會期間,該團隊將帶廣大網友“雲遊”展館,“種草”好酒。

  通過"電商直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動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雙向提速,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提振市場信心。

  為加快推進酒商融合,本屆酒博會還精心謀劃新品發布、産業論壇、文化交流等各類型商務活動,“聚焦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時尚消費等新熱點,整合政府部門、經營主體與社會組織資源,酒博會期間將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帶動酒行業消費,拉動關聯産業消費。”省貿促會(省博覽局)黨組書記、會長(局長)苗宏説。

  美酒、美食、好物……百萬消費券,“醉”在酒博城。作為第十二屆酒博會的係列活動,2023首屆貴州消費品博覽會·酒食展將數百個精選品牌集聚,消費者可一站式採購中秋禮品並享受官方消費券優惠。

  融入文創 繼續“圈粉”

  搶奪中秋旺季,貴州珍酒文創白酒再上新。近日,貴州珍酒推出了2023中秋限量紀念酒——“珍十五·珍團圓”禮盒。

  “‘珍十五·珍團圓’禮盒整體設計充滿了極具意境的新中式之美。”珍酒李渡集團副總裁、貴州珍酒酒業總經理郭亮説。

  酒和故事,總是絕配。作為文創賽道的“老玩家”,近年來,貴州珍酒將區域文化融入産品,陸續推出“珍酒·相豫中原”“珍酒·水毓江南”“珍酒·齊魯之宗”等係列産品。

  “我們正努力探索産品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之路,讓文創産品成為人們認識技藝之美、匠心之美。”郭亮説。

  以郵票IP賦能實現創新轉型發展,郵政也玩起了跨界。近年來,貴州郵政與省內知名酒廠合作,相繼開發出關公、飛天、生肖等係列郵票文化酒。“通過充分發揮地方産業特色和郵票IP資源優勢,深挖醬酒文化內涵,把酒與郵票相結合,創新開發出郵票文化酒係列産品矩陣及郵政跨界文創産品,持續推動中國傳統酒文化和郵票文化的融合發展。”貴州郵政相關負責人説。

  切入更多新賽道,讓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文化與創意高度相融,“酒+”融合發展模式醉翁之意不只在“酒”,而是借助新賽道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吸引力,持續培育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為核心産品提供延伸的新空間,不斷滿足消費群體年輕化、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記者 朱登芳)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