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基層基礎 積聚先鋒力量——全省各級各部門以昂揚姿態奮力推動基層黨建高品質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建強基層基礎 積聚先鋒力量——全省各級各部門以昂揚姿態奮力推動基層黨建高品質發展

2023-07-02 10:32:17  來源:貴州日報

  “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7月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在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後莊村的“農家宣講小院”舉行,老黨員姚興華認真為大家上黨課,講述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闡釋“轉折之城”的歷史背景。

  “今天的黨課讓我很受觸動,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奮鬥,努力把後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後莊村黨總支副書記廖澤松説。

  創新主題黨日形式,強化理論武裝,錘鍊堅強黨性,是貴州建強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舉措之一。

  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里”,也是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里”,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鬥力。

  貴州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堅持發揮優勢、注重引領、整合資源、解決難題、推進共治、凝聚群眾,把基層黨組織建強,把基礎工作做扎實,奮力推動基層黨建高品質發展,為貴州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凝心鑄魂 強化理論武裝築牢思想根基

  “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要不斷增強能力本領,為全縣人社事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

  6月30日,黎平縣德鳳街道汪家莊村格外熱鬧,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總支全體黨員到此上了一場熱血沸騰的專題黨課。該局黨總支書記周明鋒講述了紅軍途經汪家莊村時的紅色故事,帶領大家回顧了紅軍長徵路線,引導全體黨員賡續紅色血脈,展現了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風採。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産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産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全省各級黨組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創新方式方法開展理論宣講等,讓黨員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黨性意識進一步增強。

  “指尖課堂”讓黨員教育“鮮味濃”。錦屏縣依托學習強國、貴州網院、錦屏黨建等線上學習平臺,開啟線上“黨課開講啦”活動及遠端教育課程,方便黨員線上學習、線上測驗;開設黨課專欄,實時動態推送政策理論、黨務知識等學習資料,組織黨員通過手機、電腦、電視等終端設備線上觀看精品黨課,實現送學到指尖,進一步讓黨員教育“鮮味濃”。

  在紅軍長徵過劍河展陳館重溫入黨誓詞,聽解説員生動講解“毛主席送毛衣”的感人故事……6月29日,劍河縣委宣傳部黨支部、縣委統戰部黨支部、縣民宗局黨支部、縣融媒體中心黨支部聯合開展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奉獻擔當。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全省各級各部門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進一步堅定黨員幹部的理念信念,匯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建強隊伍 鍛造擔當有為的中堅力量

  “大家好!我是團澤鎮木楊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夫奇,我分享的主題是‘用心用情扎根基層、用智用功助力振興’。”日前,在遵義市匯川區教培中心,一場“駐村第一書記論壇”熱烈開講,6名繼續駐村和4名新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輪番上臺,圍繞“一宣六幫”講經驗、談感受。

  “本次論壇主要結合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開展,以後每個季度舉辦一次。”匯川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基層幹部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關鍵。貴州堅持持續強化組織功能,健全組織體係,建強班子隊伍,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為鮮明樹立“幹部一線練,良將一線選”的導向,興義市今年4月以來推動實施“幹部一線成長計劃”,逐步構建起“事業需求選、沙場點兵育、優進絀退管、實幹導向用”的培養機制,讓幹部在一線緊要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摔打磨煉、開闊視野、學真本領、練就真功夫。

  龍裏縣出臺《龍裏縣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十八條措施(試行)》,亮出幹部優與劣的尺規,特別明確44種“下”的情形,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有力激發幹部隊伍幹事創業激情和整體活力。

  全省各級各部門立足自身實際,多措並舉建強黨員幹部隊伍,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係,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以民為本 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藥材公司對我的損失進行了賠償,我很滿意……”日前,銅仁市碧江區紀委監委黨員幹部走進滑石鄉新寨村,對信訪辦理結果進行回訪,反映人敖某某高興地説。

  此前敖某某家中土地被某藥材公司使用,種植的油菜和桂花樹均被挖掉,與藥材公司就賠償一事談判失敗後,他便通過網絡向碧江區紀委監委求助。了解情況後,碧江區紀委監委黨員幹部“帶信下訪”,深入新寨村開展問題線索督查督辦,最終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增進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員幹部的信任感,厚植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沿河自治縣黑水鎮愛群村的桃子格外脆甜,之前因疏于管護,産值較低。第一書記戴民族到村後,既化身“招商員”,聯繫找投資、簽訂管護協議、擴大種植規模,又出演“賣桃記”,訂單式、認養式銷售,7300多名群眾共用産業紅利,村集體收入近20萬元。

  息烽縣堅持“便民、利民、為民”原則,依托現有場地,規范打造11個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179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選優配強360余名窗口服務人員,負責承接上級下沉和本級負責的為民服務事項,實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切實服務于民。

  群眾在哪裏,幹部就在哪裏。貴州各級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基層黨建的重點難點,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品質和水準,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好事實事做到了群眾心坎上。(記者 馬紅梅)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