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協商”破解企業“成長的煩惱”-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園區協商”破解企業“成長的煩惱”

2024-11-02 11:11:56  來源:貴州日報

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

“園區協商”破解企業“成長的煩惱”

  擁有全國最大的整體連片礦區,貴陽市清鎮市憑藉3.9億噸鋁土礦資源保有儲量,奮力打造千億級生態循環鋁産業基地。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成長的煩惱”。

  一些新入職的大齡企業職工,因擔心繳費年限不夠領不到養老金而不願繳納保險;園區快遞業務未開通,企業職工跨區域取件費時費力;電壓波動導致個別企業生産受停電、電閃等情況影響;部分項目新增用地審批不暢通影響企業建設進度……

  7月23日,在清鎮經濟開發區,一場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的“園區協商”召開。省政協、貴陽市政協、清鎮市政協邀請貴陽市土地礦産資源儲備中心及清鎮市自然資源、工信、社保、供電、郵政部門相關負責同志,與相關企業就上述困難和問題進行協商。

  協商中,一句句來自生産一線的企業心聲當場得到分管部門回應,多方商議出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並達成發展共識。“這種協商接地氣,也很有效率,不僅直面問題,還能推動解決問題,希望能夠持續開展下去。”與會企業家不禁感嘆。

  像這樣的“園區協商”,早在2023年11月中旬就在清鎮市首次召開。通過上下聯動、廣泛協商,零距離傾聽企業需求,不僅助推完成了某電解鋁技改項目,協助解決了鋁及鋁加工行業限電難題,還有效助力下游産業加快向鋁精深加工轉型升級。

  市縣政協是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力量。“三級政協聯動‘園區協商’,將各級政協委員、各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社會人士整合聚力,圍繞共同議題開展協商座談,有效解決了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兩個薄弱’問題。”清鎮市政協主席吳築蓉説。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改革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招”。2023年以來,省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黨政所需、發展所要、企業所盼,推動政協協商向園區和企業延伸,鼓勵各地開展“園區協商”,因地制宜助力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園區協商”要助力解決的問題如果本級部門解決不了怎麼辦?那就省市縣三級政協統籌推進、共同發力。2024年以來,省政協制定《貴州省探索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園區協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將其納入省政協黨組和委員會年度工作要點,明確構建省級政協統籌指導、市級政協推動落實、縣級政協組織實施的三級政協聯動工作格局。

  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省政協各專委會切實加強與市縣政協聯動,結合專委會自身特色,擬定協商計劃、明確協商重點、創新協商方式,深入園區了解發展訴求和困難問題,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助力破解發展難題。

  今年4月11日,省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赴修文縣調研並在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召開“園區協商”座談會,邀請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陽明文化弘揚傳播、文旅融合發展、園區建設運營等情況開展協商,就文化園改造升級、文旅形式創新、時代價值挖掘利用等提出一系列意見建議。

  達成共識只是開始,助力發展才是關鍵。在今年開展的4次“園區協商”中,該專委會堅持多樣化開展成果轉化工作。一方面,向有關地方和單位當面反饋調研發現的問題;另一方面,分類梳理各地需要省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問題,積極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咨政報告、調研報告等形式予以反映。截至目前,多篇報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批示。

  “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園區協商’是我省政協系統增強履職能力和提高履職成效的一項改革創新舉措,緊扣破解難題這一改革目的,不僅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也增強了服務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效。”省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主任徐靜説。

  如何讓試點成果得以推廣併發揮更大作用?徐靜也進行了深入思考。她坦言,協商認識需要逐步提升,要加強聯動確保共識深入人心;協商主題需要更有價值,勇於回應時代提出的挑戰性課題;協商主體需要更加廣泛,不斷豐富和壯大協商隊伍;協商內容需要更加具體,堅持問題導向確保協商精準有效;協商方法需要更加科學,增強互動促進多方交流協作;協商成果需要更加落地,助推有關工作取得實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協商民主機製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下一步,省政協將以探索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園區協商”試點工作為契機,着力健全協商民主機制,推進政協工作守正創新,為我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動力、添助力、聚合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劉藍嬰)

[責任編輯:鄧嫻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