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天的太陽晾曬後,溫邦賢來到存放醋壇的醋園內,打開塵封已久的裝有醋醅的壇蓋,仔細觀察醋醅的成色及發酵情況。“醋醅在製作完成後,這裡的醋一般都要經過半年以上的晾曬,多則幾年,甚至更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醋的品質。”
今年74歲的溫邦賢,40多年來堅守着禹謨醋的傳統釀醋技藝,是禹謨醋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如今,他已把“非遺”做成了事業,禹謨醋遠近聞名。
溫邦賢所在的金沙縣禹謨鎮,因其生産的禹謨醋釀造工藝獨特,釀製而成的醋具有“綿、甜、香、醇”的特點,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青睞。如今,禹謨醋已暢銷浙江、重慶、上海等省市,還遠銷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2019年,禹謨醋釀造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名錄。
溫邦賢介紹,禹謨醋以優質麥麩、玉米、大米為原料,配以砂仁、白蔻、草果等100多種中草藥制曲,採用傳統工藝歷經選料、發曲、發酵等工序釀製而成,這裡的醋都要經露天晾曬發酵180天以上才行,釀成的禹謨醋色澤棕褐、清香濃郁、酸度適中、回味綿甜、含豐富有機酸和氨基酸。
20世紀50年代,溫邦賢學到禹謨醋的釀造工藝後,便開始從事家庭作坊釀醋。如今,禹謨鎮的醋産業已年産8000噸,産值達7500萬元,帶動當地200餘人就近就業。
近年來,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廠里加大了研發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讓企業在傳承中發展。
“我們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産品研發,對醋的發酵在各個時間關鍵節點上進行數據記錄和監控,促使産品在保留了原有的獨特風味的同時,提高産品質量和産量。”禹謨供銷合作社醬醋廠研發部負責人邱傑是一位“80後”,他説,在傳承釀造工藝中創新發展,順應市場需求,才能將禹謨醋發展壯大。如今,該廠已經研發出新産品氣泡水、足浴包、玫瑰醋飲等,增強市場競爭力,不久後將推向市場。
禹謨供銷合作社醬醋廠發酵車間主任劉其林是一位“70後”,他在這裡工作30多年了。“我家從父親那一代就開始吃起了‘醋廠飯’。我主要負責的是醋醅的發酵和晾曬,見證了醬醋廠規模不斷擴大。”
正是這樣一代接力一代,才造就了禹謨醬醋這張金沙名片。如今,禹謨供銷合作社醬醋廠已逐步發展成為貴州省內按照傳統固態發酵工藝生産釀造食醋的知名企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年産近2000噸。
一壇傳家醋,幾代匠作人。禹謨醋産品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成長,始終保持獨特的釀造工藝,如今已實現了規範化、制度化、規模化生産。目前,禹謨鎮生産醬醋的企業有5家,生産的禹謨醋、泡木灣醬香醋、溫家醋等産品備受消費者青睞。
禹謨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世佳&&,禹謨鎮不斷聚焦醬醋企業等優勢,築巢引鳳,以正在實施建設的醬醋産業園區為抓手,在做大做強全鎮醋産業同時,拉動當地集體經濟發展,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讓禹謨醋産業煥發新生機。(記者 閔建華 楊錦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