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8月9日電(劉芳 肖艷)2022年,正在昆明某三甲醫院實習的李茜,看到一則貞豐縣招聘駐村醫生的啟事,決定趕赴貴州參加這場考試。李茜最終被錄取,談及報考原因時説,“駐村”兩個字讓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她希望生命過得更有意義。
在貞豐縣,和李茜一樣扎根鄉村的青年醫生超過百名。調研發現,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聚焦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發揮“編制池”周轉作用,採取“縣編鄉管村用”的管理模式,拿出公立醫療機構166個編制招考大學生村醫,推動青年醫療人才下鄉,不斷充實鄉村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夯實基層衞生健康基礎,實現駐村醫生醫療服務全覆蓋。
用活“編制池” 夯實鄉村醫療服務力量
鄉村醫生是我國農村醫療衞生服務網底。為了引導和鼓勵醫學專業大學生充實優化鄉村醫生隊伍、解決鄉村醫療力量不足等難題,貞豐縣按照“擴增量,提質量”的思路,從縣人民醫院、縣民族中醫院、鄉鎮衞生院、街道辦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調配166個編制用於招聘大學生村醫,派駐他們到村衞生室開展公共衞生服務。
來到貞豐縣永豐街道必克村,村衞生室負責人章興梅和駐村醫生羅國艷正給村民看病。擔任鄉村醫師近二十年,章興梅主要負責為村民診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開展等工作。她告訴記者,在羅國艷沒來之前,村衞生室只有她一個人,當她入戶開展四類慢性病隨診時,村衞生室就得關門。“如今有了羅國艷,一人入戶隨診,另一人可在村衞生室留守看診,兩不耽誤。”章興梅説。
貞豐縣相關負責人&&,目前連續兩批招聘的百餘名大學生村醫包括臨床醫學專業146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3人、中醫學專業9人,有力補齊了村衞生室診療短板,實現了駐村醫生醫療服務全覆蓋。
新老互促 激發鄉村醫療服務活力
張宇是貞豐縣龍興街道五里崗村衞生室駐村醫生,和他“搭檔”的是村醫肖家榮,肖家榮的父親也是村裏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張宇剛到村衞生室,肖家榮會帶着他走村入戶隨診並指導其為村民診療。漸漸地,張宇積累出一些經驗。
根據貞豐縣下發的《貞豐縣鄉村醫生管理辦法(試行)》,駐村醫生承擔一般疾病的初步診查,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療以及康復指導、護理服務,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現場急救和轉診服務,傳染病和疑似傳染病人的轉診等。
調研發現,大學生駐村醫生都是醫學專業出身,理論知識紮實,對新知識、新事物接受速度較快,但大部分缺乏足夠的診療經驗。相應地,貞豐縣不少村醫有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鄉村診療實戰經驗,但醫學理論知識較為缺乏。
貞豐縣衞生健康局副局長黃河英表示,大學生村醫的到來,為鄉村醫療力量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新活力。老醫生發揮“傳幫帶”精神,年輕醫生們得以快速成長,逐漸成為鄉村醫療隊伍的又一支中堅力量。同時,新生力量帶來新的認知,對“老”村醫們來説也是一種促進。
數據顯示,實際到崗的158名駐村醫生,30歲以下的佔大多數,佔比超過70%。有“老”村醫感嘆:“農村老人居多,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給村裏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對不少醫學知識和醫療政策的理解也更清楚,這對我們來説是很好的補充。”
優化管理 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
“小李,吃飯了嗎?”“小李,還沒下班呀!”這是來看病的村民對貞豐縣白臘社區駐村醫生李茜的日常問候。翻看駐村醫生的朋友圈,不少人記錄着他們和村民們之間溫暖的點滴之事。這份溫暖的背後是村民對駐村醫生服務態度、服務能力和服務精神的多重認可。
如何快速提升駐村醫生的醫療服務能力,讓村民們更加信任這些年輕醫生?除了採取“傳幫帶”等模式,貞豐縣持續優化駐村醫生的管理方式,圍繞診療服務和基層公共衞生服務相關內容,定期開展集中培訓,提升駐村醫生綜合服務技能。
同時,貞豐縣充分發揮“縣編鄉管村用”優勢,由編制所在機構針對駐村醫生開展個別培訓,針對性補齊短板弱項,並建立縣鄉兩級業務專家與駐村醫生溝通微信群,實現線上服務,形成駐村醫生背後的“智囊團”。
黃河英表示,通過大學生村醫駐村服務,貞豐縣基層診療、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得到提高,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的問題,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2023年,全縣村衞生室群眾就診81330人次、醫療收入211.2萬元,較2022年診療人次增長44.5%、診療收入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