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特色産業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特色産業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2024-08-08 09:04:32  來源:貴州日報

  榕江縣車民街道通過“黨支部+技術服務隊+稻魚+産業”發展模式,打造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服務示範點,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稻田養魚産業,使稻穀、稻魚實現雙豐收,有效促進村民增收。圖為八月七日,村民在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服務示範點開田捉魚。李長華 攝(貴州圖片庫發)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構建産權明晰、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益。

  近年來,我省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加快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引領群眾增收致富,領航鄉村全面振興。

  平壩區平元村:

  做優特色産業 編織美麗風景

  仲夏,走進安順市平壩區白雲鎮平元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昊禹·稻花鄉里”美麗田園項目,綠油油的優質水稻長勢喜人,游客三三兩兩游玩、賞景;花椒基地,花椒綴滿枝頭,即將成熟上市;花卉苗圃基地內,苗圃長勢正旺,鮮花盛開……

  然而,8年前,這裡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村集體經濟弱,産業結構單一,發展後勁不足。”談到過去,平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正強記憶猶新。

  “必須改變産業結構單一的局面,引導村民參與到村集體發展中來,聚集合力,補齊村集體經濟發展弱的短板,村莊發展才能步入快車道。”2016年,肖正強擔任平元村黨支部書記,着手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

  説幹就幹,第二年,平元村“兩委”領航,“村社合一”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平元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開啟“共富型”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征程。

  瞄準蔬菜産業,平元村流轉160畝土地,種植蓮花白,與貴陽市蔬菜批發商建立&&,蓮花白上市直銷貴陽蔬菜批發市場,初次嘗試賺了36萬元,提振幹部群眾發展産業的信心。

  産業發展有了起色,平元村因地制宜,按照做強主導産業、做優特色産業的發展思路,相繼種植花椒、花卉苗圃,開展生豬代養;聯合貴州昊禹米業有限公司,啟動規劃面積3000畝的“昊禹·稻花鄉里”美麗田園項目建設,打造以飛虎山古人類遺址、稻油田園畫、觀光小火車、七彩梯田、田園露營燒烤、稻城空間、圓夢觀光塔、果蔬採摘、研學體驗、夜間燈光秀等“一環九區”鄉村振興集成示範項目。

  如今,花椒種植達500畝,花卉苗圃種植面積150畝,生豬養殖年出欄4000頭,“昊禹·稻花鄉里”美麗田園項目全面迎客。

  産業蓬勃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去年,平元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

  南明區水塘村:

  農文旅融合 村民享紅利

  8月6日,陽光明媚,惠風和暢。

  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水塘村活力升騰,花海花草含苞待放,艷紅桃、黃桃銷售火熱,農家樂熱鬧非凡。

  “我們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引領,帶動群眾發展農文旅産業,實現增收致富。”水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龔道祥説。

  水塘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於5年前,以桃為基、以花為媒,種植100畝桃樹,開發採摘、親子活動業態;打造“永樂花海”,種植馬鞭草、粉黛,與桃林相互補充,以此聚人氣、帶流量;建設劉家大院餐飲、桃花塢旅游項目,接待游客,逐漸形成觀湖光花海、品農家特色、享田園風光的農文旅格局。

  2023年,根據貴陽貴安推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控股、村民入股合股經營“1+1”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水塘村採取“村集體+村民”的模式,村集體出資、村民入股,成立村集體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貴州盛益樂商貿有限公司,持續做好“鄉村農文旅+特色餐飲”融合發展文章。

  “成立公司,村民入股成為股東,凝聚了合力,發展後勁更足。”龔道祥説,我們在已有産業的基礎上,實施桃産業提質增效行動,示範帶動全村300畝桃園發展,舉辦桃花節等活動,打響農文旅品牌,壯大農家樂規模,水塘村成了貴陽周邊旅游度假的“網紅打卡地”。今年以來,村集體經濟營業收入180萬元左右。

  目前,水塘村艷紅桃、黃桃等桃種植面積4000余畝,發展農家樂20多家,去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左右。2023年,水塘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36萬元,3234名村民喜領100萬元分紅。

  “我家去年分紅2.8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了,我們老百姓收入也高咯。”村民袁昌盛喜笑顏開,他家10畝地入股到村集體經濟企業,成為股東,分紅節節攀高。

  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莊人居環境、村容村貌全面煥新,宜居宜業宜游,水塘村形成一幅村莊美、産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記者 楊小友)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