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松桃:88家“微工廠”帶動萬餘名群眾有效就業-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松桃:88家“微工廠”帶動萬餘名群眾有效就業

2024-07-25 09:54:53  來源:貴州日報

  7月19日,在松桃自治縣普覺鎮西門坎社區巧積玩具的“微工廠”裏,幾十台縫紉機運轉的聲音在車間裏回蕩,寬敞明亮的生産車間內,數十名女工忙着縫製各類玩具外套。談起如今的工作,在廠裏務工的女工們都樂不可支。

  “以前我在家帶孩子、幹家務,想花錢總得‘手心朝上’要。現在家門口建起了‘微工廠’,我每月能掙3000多元。”正熟練地踩着縫紉機走線、鎖邊的李翠雲臉上洋溢着笑容。

  “別看我們只是50多人的‘微工廠’,生産的玩具賣到歐美呢。”西門坎社區巧積玩具“微工廠”負責人高秀明自豪地説。

  隨着城鎮化步伐加快,松桃自治縣常年在外務工人員有20萬人左右,小孩進城就讀,婦女和老人進城生活。一方面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另一方面一些不便離家的群眾“就業難”。

  為此,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松桃自治縣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等政策,重點引進東莞樂嘉、東莞嘉銘等13家適合搬遷群眾特點的勞動密集型、彈性工作制企業入駐松桃開發區,最大限度破解該縣就業的結構性難題。

  “我們採取訂單式産銷的方式與東莞嘉銘合作,於2021年8月在松桃經濟開發區成立松桃巧積玩具有限公司。”松桃巧積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麻明江介紹,得益於家鄉的政策支持、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巧積玩具生産規模持續擴大,位於松桃開發區的公司總部帶動300餘人就業,其中吸納脫貧人口135人,易地搬遷戶60人,人均月工資達3000元以上。

  為了提供更多“家門口”的就業崗位,松桃自治縣靈活運用了東部地區“總廠+分廠”的辦廠經驗,以“松桃開發區總部+鄉鎮微工廠”的模式,推動玩具、紡織、箱包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車間生産線向下轉移,普覺鎮西門坎社區巧積玩具的“微工廠”便是其中之一。

  松桃自治縣通過“政府引進、部門援建、能人帶動”的方式,對適合建立“微工廠”的閒置農宅、公租房、廠房、辦公用房等閒置低效資産進行改造,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以利用,以自營、出租、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微工廠”。

  同時創新探索“公司+村黨支部+集體經濟”運作方式,即公司負責生産原材料、技術支持、工人工資,村黨支部負責協助企業解決用工,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負責“微工廠”生産設備與管理,並按照工廠産值的40%提取管理費用。此舉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樓上安居,樓下就業,甚至還可以把原材料拿回家製作。”對於李翠雲而言,巧積玩具“微工廠”的存在,意味着她能夠在承擔家庭責任的同時,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該廠的宣傳欄內,記者看到,根據産品質量、出勤率等評比細則,李翠雲還被評為上季度的“季度之星”。

  “‘微工廠’大多修建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務工的女性較多,這讓她們既能照顧孩子、老人,又能實現就業。”松桃苗族自治縣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楊帆説,靈活的工作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周圍村民的勞作模式,帶動了群眾有效就業。該縣目前已通過樂嘉塑膠玩具、巧積毛絨玩具、大川紡織、雷博服飾等企業發展鄉鎮“微工廠”88家,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11000餘人。(記者 葛永智)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