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數字檢察升級助推檢察工作現代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數字檢察升級助推檢察工作現代化

2024-07-17 08:58:13  來源:貴州日報

  僅僅辦理一起16人團夥案,貴陽市白雲區檢察院檢察官陳莉麗就要梳理出2368頁案卷。但在陳莉麗的辦公室,卻看不到堆積成山的案卷檔案,在開庭審理時公訴席上也沒有卷宗。卷宗放在哪?陳莉麗指了指電腦——只見她輕點鼠標,就彈出她辦理的所有案件,點擊關鍵人或案件名,案件內容、開庭日期、判決結果等就一一顯現。

  支撐這種清爽便捷的,正是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2020年,為適應檢察機關“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捕訴一體”等一系列檢察改革新需要,貴州檢察機關配合研發並率先試點使用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現已在全國推廣。

  貴州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在全國檢察機關尚無成熟經驗的背景下,貴州檢察機關堅持大膽試、大膽闖,在政法協同、輔助辦案等領域做出全國首創性的改革實踐,2023年以來,又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等數字檢察工作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數字檢察的不斷升級助推着貴州檢察工作不斷邁向現代化。

  數據多跑路,辦案人員少跑腿

  7月10日下午兩點,陳莉麗手持一個薄檔案袋從辦公室步行10分鐘至庭審現場,落座公訴人席位後隨即開庭,這是一個案情不複雜的盜竊案,經過公訴人發表意見和法庭辯論質詢等環節,庭審不到一小時就結束,主審法官宣布擇期宣判後,陳莉麗返回辦公室。

  陳莉麗如此輕快辦案,也是受益於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的“神助攻”。開庭前,案件詳細材料已通過該系統一鍵發送給法院承辦法官。陳莉麗回憶,10年前,她辦案除了卷宗須人工送達法院或上級檢察院外,還必須手工記錄關於案件的一切,紙質卷宗堆積成山。現在則是數據多跑路,辦案人員少跑腿。

  有14年基層辦案經歷的貴陽市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副主任冉啟兵告訴記者,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建成前,省檢察院還組織基層檢察官徵求意見進行補充完善,其中有一個類案比較參考功能非常好用,可以推送全國檢察機關類似案件的公訴詞、適用法律、判決結果等。

  省檢察院信息中心主任趙青告訴記者,為解決案多人少突出矛盾,緩解檢察官辦案壓力,省檢察院率先在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中研發嵌入了智能編目、閱卷輔助、證據指引、訊問筆錄、量刑輔助、出庭示證等多種智能化辦案輔助工具,辦案人員自主選擇使用與計算機監測預警相結合的辦案新模式,既提高辦案效率,又提升辦案精準度。

  截至2023年底,全省檢察機關通過該應用系統受理案件共計96萬件,形成電子卷宗94萬卷9200余萬頁,該系統已常態化運用,是檢察官辦案的得力助手。

  打通部門壁壘,助力辦案高質效

  實際上,陳莉麗辦理的案件,也是貴州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台單軌制辦案的實際應用,該平台與全國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融合打通了部門壁壘,助力辦案高質效。

  網上單軌制辦案使用案件電子數據和電子卷宗進行辦理,從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檢察院審查起訴到法院審理判決、司法行政機關交付執行等辦案環節全流程無紙化,紙質卷宗材料自行存儲、不再隨案轉遞,辦案過程全程網上留痕。節約了司法資源,提升辦案質效,真正做到司法為民,司法便民。

  早在2015年,貴州省檢察院就在全國率先組織研發了電子卷宗系統,制定電子卷宗標準規範,實現卷宗隨案移送、授權查詢、身份識別、全文檢索等功能,被最高檢作為檢察機關電子卷宗模板在全國推廣,為網上單軌制辦案奠定堅實基礎。

  大方縣檢察院副檢察長代潘菊用她帶領的團隊辦理的一起案件佐證政法協同的便捷功能。代潘菊團隊辦理的袁某某等8人團夥案,涉案人員關押於多個看守所,換押告知不方便,之前得跑幾個地方,跑幾次,但現在通過網上電子換押,一方面可以通過異地檢察機關登錄辦案人員系統,打印權利義務告知送達,另一方面,通過系統協同換押直接推送,實現異地網上換押,而沒使用前,則需要人工到嫌疑人關押地進行當面簽字。另外,這起案件卷宗多達四十余冊,證據複雜,之前製作報告就要佔據很多時間,但通過系統辦案,減少了辦案人員製作報告時間,直接從系統複製粘貼,極大地節約司法成本和提高辦案時效。

  目前,貴州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台已涵蓋審查逮捕、一審公訴等34個刑事業務,民事支持起訴等7個民事業務,成為貴州政法機關常態化辦案平台。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通過平台開展電子換押23.6萬人,收送案件41.2萬件。省委政法委綜治中心的一份評估數據顯示,電子換押每年可為全省節約辦案成本2000萬元以上。

  數字檢察提速,加快檢察工作現代化

  安順市檢察機關研發城市排水給水治理法律監督模型,督促整治排放污水企業1021家、非法改變用水性質48家,追繳應收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226萬元……

  數字檢察是檢察工作邁向現代化的“船”與“橋”,是檢察工作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與引擎。全省檢察機關正在通過“數據+模型”的數字檢察新手段,輔助監督辦案、優化檢務管理、助力檢察為民,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2023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自主研發法律監督模型198個,發現監督線索2.97萬條,已成案3185件,4個模型在去年全國競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今年又在最高檢的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台上自主開發135個模型,其中8個已獲批上架全國推廣。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需要高質效檢務工作支撐保障。全省檢察機關通過研發一批“投資小、見效快”的“輕應用”系統,有力支撐檢務管理。貴陽市檢察機關研發了案件質量評查系統,對貴陽市今年上半年已辦案件5000余件進行評查,數量同比增加7倍,對在辦案件5500余件進行監控預警,現已在全省推廣試用。

  2023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有107個案件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是前五年總和的80%。在最高檢通報的2023年度案件主要質量指標中,14項通報值指標全部達標,30項排位指標有25項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劍鳴&&,全省檢察機關將持續深入實施數字檢察戰略,持續推動檢察辦案、檢務管理、檢察服務、隊伍建設等各領域的系統和模型建設應用,持續推動檢察“一張網”升級提速,努力做到數字檢察主幹強壯、枝繁葉茂、果實豐碩,不斷通過數字檢察的提檔升級助推檢察工作現代化。(記者 羅華)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