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並舉用好人才力量 以科技創新推進“富礦精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引育並舉用好人才力量 以科技創新推進“富礦精開”

2024-06-11 10:48:12  來源:貴州日報

  引育並舉用好人才力量 以科技創新推進“富礦精開”

  近日,勝威化工集團福泉生産基地,見到和雲鵬時,他正分析生産系統導出的相關參數,判斷設備的實時運行情況。

  和雲鵬是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生産部主管,5年前從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畢業入職勝威,很快從職場“萌新”成長為技術骨幹,職業前景一片光明。

  “公司的‘師帶徒’方式和相關管理技能培訓,讓我的工作能力有了極大提升。”和雲鵬説。

  重視培育本土人才,是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人才戰略之一。該公司通過“政校企”合作,打造專項定制班及定向委培班,並成立福泉勝威培訓中心開展適崗培訓、師帶徒培訓,不斷提升員工職業技能。目前,該公司1100余名員工中福泉籍就有830人,佔比超過公司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三。

  引才、愛才、重才,是企業技術升級與産品創新的動力源。目前,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已逐步構建起“鈦-磷-硫-鐵-鈣”全資源循環耦合利用産業體系,並與省科技廳共同成立勝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在科技創新引領下,該公司生産的鈦白粉填補了省內産業空白,生産的七水硫酸亞鐵為貴州新能源産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鐵源保障。今年,該公司總産值預估將突破55億元。

  “人才、資源稟賦和科技創新,是勝威産業發展的基本要素保障。”勝威化工集團董事長趙磊&&,將大力引育高端人才,打造高效能産業團隊,充分利用貴州省産業政策與優質資源雙重優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以科技創新驅動産業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松桃自治縣地處聞名全國的“錳三角”。這些天,省地礦局103地質大隊技術員們正在當地找礦。“85後”博士謝小峰是找礦主力軍的一員。他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找礦專業畢業後便來到貴州,參與了銅仁松桃錳礦國家級整裝勘查區礦産調查等項目。經過十餘年歷練,他已成長為大隊地勘院總工程師、副院長。

  在省地礦局103地質大隊,像謝小峰這樣投身大山深處,在地質找礦事業中奉獻青春的年輕人還有很多。省地礦局有關負責人説,將整合該局地質找礦人員、裝備力量,發揮各個門類地質專家技術優勢,系統抓好成礦預測、靶區研究、立項申報、項目推進、成果提交等各項工作,形成“&&+項目+人才+技術+找礦突破”的良性循環,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做好組織保障。

  高校是人才與産業實現雙向奔赴的橋梁與紐帶。聚力找礦、採礦、選冶、加工等環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貴州大學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環境工程8個本科專業,均研究制定了“富礦精開”行動方案。

  “我們將充分發揮優勢特色學科的引領作用,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的引培力度,大力培育高水平的學術梯隊和學術學科帶頭人。”貴州大學礦業學院黨委書記張林介紹,近5年來,該學院已累計開展行業培訓8000餘人次,提供礦山開採技術支持、審查與諮詢服務700余項,有力助推了我省礦産資源的精細化開發和利用取得實效。

  黔南州是我省發展磷化工、煤化工等資源精深加工産業的主陣地。目前,當地持續強化“以産定培、以企自培、以效定級、以級定薪”工作導向,通過試點推進經備案的“磷化工和新材料”等重點産業規模以上企業,結合生産發展和實際需要自主培訓、自主評價技能人才,讓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在企業中能用、好用、想用,成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黔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參與自主培訓自主評價的備案企業可結合實際,靈活採取“基地+車間”“競賽+培訓”“大師+學徒”等方式開展項目制培訓。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讓企業有更大的自主權,才能充分發揮企業人才培養的主體性,有助於構建與重點産業發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用好人才力量,才能有效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推進“富礦精開”的“最大增量”。省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堅持需求引領、問題導向,圍繞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全面發力,發揮企業、地勘單位、高校院所等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讓更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協同促進“富礦精開”相關産業高質量發展和更高質量就業。(記者 管雲)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