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黔東南州首個淺層地熱供暖製冷示範項目在凱里鑽井開工。
該示範項目位於凱里主城區西側的中海城建·璽園住宅小區。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將在該小區3號樓地下室,建設一座淺層地溫能能源站。通過鑽井方式,鑽取深度在100至120米之間的井孔,並在井內安裝U型套管。能源站將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通過注水方式,將取熱和排熱的場所轉移至地下,利用熱泵機組驅動水循環,實現能量交換。
在夏季製冷時,熱泵機組將吸收地表下的冷量,經過能源站低電能交換後,將溫度控制在7至12攝氏度之間,再輸送至用戶末端,實現高效製冷。而在冬季制熱時,熱泵機組則吸收地表下的熱量,經過能源站低電能交換後,將溫度提升至40攝氏度至45攝氏度,再輸送至用戶末端,提供供暖。
據介紹,淺層地熱供暖製冷技術是一種綠色、零碳、節能的供能模式。與傳統中央空調相比,該項目建成後,將能為小區業主節約取暖費年均至少40%。同時,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639.0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61.6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9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86噸,具有顯著的高效、節能、環保和經濟效益。
此項目由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凱里中海海洋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黔東南首家淺層地溫能中央空調系統全覆蓋的社區。(記者 凌忠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