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96.24億元,同比增長3.9%
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開門紅”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一季度,貴州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96.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其中,種植業增長4.5%,林業增長7.0%,畜牧業增長2.0%,漁業增長6.6%。
數據增長得益於各地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創建和標準化生産發力,進一步做強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實現了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
在希望的田野上,處處是耕耘的身影。
長順縣13萬畝油菜進入收割尾期。今年,當地統一調配農機,機械化收割有效提高了收割效率,減少了損耗。當前,該縣正加快推進稻油輪作,保障糧食安全。
威寧中墾薯業有限公司種薯培育基地智能溫室裏,技術人員黃雍平正關注着馬鈴薯原原種生長情況。溫室內各種馬鈴薯種苗綠意盎然,它們發達的根係仿若“瀑布”,上面懸吊着的一粒粒金黃的小土豆,展現着現代農業的科技力量。
眼下正值玉米放苗、間苗、中耕、施肥、噴藥的關鍵期。黃平縣舊州鎮各村居農戶正利用晴好天氣,下到田間地頭細心管護,確保秋糧豐收。
主要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有序推進,農業特色産業也是風生水起。
有“天然溫室”之稱的羅甸縣,打好氣候牌,越季蔬菜(又稱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正進一步擴大。在該縣逢亭鎮床井村,反季節蔬菜種植大棚裏翠綠的螺絲椒已挂滿枝頭,村民正忙着採摘應市。這是一個面積達1200畝的越冬蔬菜保供基地,建有129個大棚,種植的蔬菜有14個品種,其中螺絲椒種植面積最大,采收時間也最長。整個蔬菜基地可為周邊農戶持續提供用工崗位。
茶,是我省農業特色優勢産業,憑“乾淨”享譽全國。目前,全省茶園面積穩定在700萬畝,2023年茶産業綜合産值達908.12億元,輻射帶動322.4萬人就業,其中農民275.07萬人。
岑鞏縣凱本鎮龍塘河村羊肚菌種植基地大棚裏,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撐着灰褐色的“小傘苞”破土而出,一顆顆、一簇簇,挺着胖墩墩的腰桿,“站”在濕潤的菌田中,鮮嫩肥厚、長勢喜人。村民們手持小刀穿梭於菌壟間,小心翼翼地採摘,豐收的笑容挂在嘴角。“我們的羊肚菌錯峰上市,一斤幹品可以賣到600元。”龍塘河村羊肚菌種植大戶黃義清説,他家種了20多畝,收成後製成幹品有600余斤,主要銷往外地,比如杭州、重慶等城市。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省園林水果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8.1%,蔬菜産量增長4.1%,茶葉産量增長4.1%,中草藥材産量增長3.0%。豬牛羊禽肉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1%,其中,豬肉産量增長4.3%。禽蛋産量增長15.4%。一季度末,生豬存欄同比下降1.4%。一季度生豬出欄增長3.1%。(記者 鄧鉞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