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5月24日電 入夏,清水江碧波蕩漾,兩岸青山綠水,鷺群盤旋。許多地區生態環境優化後,引來大批候鳥回遷,與人類比鄰而居,共享宜居生活環境,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

兩隻夜鷺佇立在枝頭。新華網發(楊清和 攝)
貴州省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寨章村坐落在清水江畔的一個半島上,三面環水,植被豐富,環境優美,有“苗寨桃花源”的美譽。良好的環境成為清水江上下游鷺群來此聚居、覓食、築巢、繁殖的首選地。
早晨是鷺群捕食的活躍期,大批白鷺、夜鷺或佇立枝頭,或盤旋在水面上,不時發出歡快的叫聲。只要一隻起飛,林間頓時樹動鳥起,一隻接着一隻從樹叢裏飛出,十分壯觀。

小白鷺在嬉戲。新華網發(楊清和 攝)
“白鷺被稱為‘水邊仙子’,又被稱為水質檢驗師,我們劍河山好水好以後,鷺群自然喜歡到這裡來落戶。”攝影愛好者楊清和退休後,每天都會到清水江畔來拍鳥,觀察和記錄沿岸的風光和鳥類棲息情況。他不光拍鳥,也加入愛鳥、護鳥行列,呼籲人們一起守護這群“精靈”。
據他介紹,以前鷺的數量很少,沒有現在這麼壯觀,這兩年,數量多的時候達到2000隻左右。不光他,周邊縣市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也專程來此看鳥。

一隻白鷺佇立在枝頭。新華網發(楊家孟 攝)
楊清和説:“在江邊拍到了很多鳥,翠鳥、太陽鳥,白鷺、夜鷺、蒼路、牛背鷺都拍到過,姿態、毛色很漂亮,拍起來非常出片,非常有樂趣。過段時間,我準備搞個百鳥圖,把作品展出來。”

一隻夜鷺在空中盤旋。新華網發(楊家孟 攝)
清水江是貴州省第二大江,也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清水江流經劍河縣9個鄉鎮(街道),全長101公里,縣內大小支流共20條。近年來,劍河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落實“林長制”“河長制”,持續開展森林、水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等工作,實現全縣河道水清、岸綠、景美,流域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生存條件和繁衍空間。

一隻夜鷺佇立在樹上。新華網發(楊家孟 攝)
“我們經常在水上巡邏,看到兩岸的風景越來越好,山越來越綠,水生植物、鳥類這些種類也越來越多。生活在這樣山清水秀的環境裏,感到很舒適,心情特別愉悅,特別好。”劍河市民許永成説。(吳昌連 楊家孟 姜啟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