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深耕“三農”沃土,推動一二三産深度融合,帶動農戶1810戶7401人受益,實現穩崗就業300多人,78名殘疾人實現轉股分紅。她們用勤勞的雙手,堅韌的意志,非凡的勇氣,探尋“三農”發展路徑,托舉鄉村振興夢想一一
提及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産力”成了當仁不讓的高頻熱詞。民營企業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而深耕“三農”沃土的民營企業又該如何向“新”而行?貴州六盤水這家土生土長的企業給出了這樣的答卷……
“新農業”煥發新生機
五月的涼都,春未盡,夏已臨。記者一行驅車來到位於盤州市盤關鎮的貴州綠康馨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排排整齊的大棚映入眼簾,棚內一片生機盎然,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整理黃瓜苗、栽種辣椒苗、採摘成熟的圓瓜……

貴州綠康馨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俯瞰
“合作社堅持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錯季種植的蔬菜瓜果除了供應市場,將基地生産剩餘的菜葉等加工成綠色飼料供給雞鴨鵝豬養殖,養殖所産生的糞便進行科學發酵轉化成綠色有機肥用於種植蔬菜和養殖蚯蚓,蚯蚓糞肥又可以用於種植,達到發展循環綠色農業的目的,降低種養殖成本,增加種養殖效益,這是我們合作社的一大亮點。”盤州市好宜佳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好宜佳”)總經理、貴州綠康馨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蔣紅英站在泥濘的土地裏,一邊安排員工採摘成熟的蔬菜一邊説。

蔣紅英(右一)正在和工人一起採摘成熟圓瓜
據介紹,好宜佳是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個體工商戶成長而來的,是盤州市地地道道的本土企業。經過多年打拼,公司已建成集“蔬菜和精品水果種植、採摘、加工、銷售、配送、家禽養殖、餐飲、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種養殖基地,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學校+農超+配送”的“産、供、加、銷”模式,不斷延伸生産服務鏈條。目前,公司旗下有好宜佳購物廣場、好宜佳生鮮冷鏈配送中心、貴州綠康馨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10余個項目,涉及購物、旅游、農業、服裝、餐飲、加工等行業,形成覆蓋“三農”一二三産的全産業閉環鏈條。公司旗下企業年發放工資800余萬元,受益農戶1810戶7401人。
向“新”而行,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機。“農牧産銷一體化新模式賦予了企業發展的蓬勃動力,我們也認識到用傳統農業思維模式沒法將農業産業這項富民工程做大做強,只有創新思維才能破局出‘圈’。下一步我們將加大人才引進和技術服務力度,在農業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上‘精耕細作’,推動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於公司未來的規劃和發展,蔣紅英目標明確,信心滿滿。
“新農村”綻放新風貌
3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商超,高大氣派的門頭設計,寬敞亮麗的購物環境,標識醒目的區域劃分,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井然有序的購物流程……這些不是在城市才有的購物體驗嗎?好宜佳購物廣場為何選擇落戶盤關鎮街頭?

好宜佳購物廣場一角
離購物廣場不遠的地方,一處青瓦黃墻的廠房很是引人注目,這裡是好宜佳的生鮮冷鏈配送中心,也是公司總部辦公的地方。聽説這個地方原先是閒置棄用的盤關鎮糧食轉運站倉庫,經資産盤活改造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時尚”模樣。冷鏈中心員工在不同的工區對食材進行着採集、分揀、存儲、配送;農殘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蔬菜進行農殘抽樣檢測......一派忙碌景象。

對蔬菜進行農殘抽樣檢測
“從2009年一個小便利店發展到如今擁有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綜合性超市、6000余平方米生鮮冷鏈配送中心、佔地1000多畝的種養殖場,我全程見證了公司的發展。同時,公司的培養和關懷,也讓我實現了從農村婦女到商超職業經理的身份轉變,激勵着我們員工向新時代職業女性勇敢蛻變。”公司超市部運營總監、採購部經理王紅米介紹説,公司的定位是,通過發展基地、商超、配送,方便當地群眾購物的同時,吃上安全有機、綠色無公害的農産品,在農村也能享受到城裏人的高品質生活。

好宜佳生鮮冷鏈配送中心員工正在忙碌中
好宜佳還與海壩村合作社聯合經營卡河景區,着力打造集旅游觀光、水果採摘、手工藝品加工、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全域旅游産業鏈,把資源變成産業、把風景變成“錢景”,讓更多的人吃上“旅游飯”、賺上“生態錢”。
向“新”而行,讓鄉村熱土綻放新容顏。好宜佳在“三農”領域“謀篇布局”,創新發展,不僅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還重新定義了宜業宜居和美鄉村建設的“新”潮流。
“新農人”展現新作為
在好宜佳職工書屋一面墻的櫃子裏,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貴州省三八紅旗手”“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優秀民營企業家”......

工作中的蔣紅英
這是對蔣紅英多年來一直致力改變鄉村面貌的褒獎,也是她一步步向“新農人”轉變的見證!
“公司創業這麼多年,覺得最有價值的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在創業的過程中,帶動更多的人向‘新農人’轉變。通過開展職業培訓鍛煉,公司員工實現從普通員工向優秀管理者,甚至是夢想合夥人轉變。”作為盤關鎮“新農人”的典型,蔣紅英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在擴大經營的同時,抓住任何一次學習提升的機會,先後參加了盤州市婦聯推薦的大連市農業科技發展培訓、北京全國個私協會系統會員企業管理與創新清華高級研修班等等,並先後取得清華大學頒發的企業管理與創新的結業證書、SYB企業培訓教師資格證、“高級情商訓練師”培訓師資證書等多項資質,被六盤水市聘用為SYB微企創業培訓教師。

蔣紅英指導員工栽種蔬菜秧苗
“從當初一個人的奔跑發展到今天帶領300多人的團隊,公司不斷加大農業産業帶頭人,企業管理、農産品運營、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大對高素質農民、電商、直播帶貨行業人員等培訓力度,引領廣大‘新農人’築夢沃野繪新圖。”蔣紅英説。
任凱,曾經的留守兒童,在一次車禍中致殘,肇事者人間蒸發,謀生艱難,是好宜佳專門為他量身開發了一個愛心崗位,讓他重拾生活信心,私下裏他將蔣紅英喚作“幸福媽媽”;
吳敬元,3年前通過網上招聘來到養殖基地工作,從一個種植“小白”成長為種養殖合作社管理人員;
范峻豪,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擔任公司食品總監,負責農殘物檢測食品安全把關;
高澤虎,作為六盤水市同步小康大學生志願者,在行政企事業單位多部門多崗位鍛煉過,最後選擇到好宜佳發展;
…………

任凱(左)正在認真工作
向“新”而行,新農人展現新作為。深耕“三農”沃土,賦能鄉村全面振興與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好宜佳秉承“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起贏”的理念,扎根基層,推動新知識、新技術向鄉村匯聚。
如今,在盤關鎮的“田間地頭”、鄉間大棚裏,一個個“新農人”用智慧澆灌現代農業産業之花,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胡媛 李高陽 駱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