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幹榨盡”循環利用,“近零排放”綠色發展——
一塊焦煤的裂變升級
當春日的暖陽灑徹烏蒙大地,火熱的施工場景成為六枝特區新春活力迸發的最美剪影。機器轟鳴聲與鋼筋撞擊聲此起彼伏,一期化産、二期焦爐築爐建設穩中有進,廠區道路、管線施工如火如荼……貴州美錦煤—焦—氫項目現場,1200余名工人吹響了新年復工“集結號”。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我們將乘勢而上,在保障項目一期如期投産的基礎上,全力推進項目二期及鐵路專用線的建設,力爭下半年使項目全面投産。”春節前夕,在六盤水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代表通道”上,六盤水市人大代表、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副總指揮孫乾擲地有聲。
對於投資方——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言,選址六枝建設項目,既因為當地豐富的能源,也是從長遠的戰略布局考慮,填補公司在西南地區的發展空白。孫乾説:“背靠原材料高地,是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區發展圖景的重要一筆。”
一個是長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全國63個重要煤層氣目標區之一;一個是全國最大的獨立商品焦和煉焦煤生産商之一,氫能全産業鏈布局頭部企業。一南一北並肩攜手,六盤水與山西美錦能源立足煤優勢,瞄準主陣地,聚焦氫未來。
站在1號焦爐燃燒器前,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焦化板塊項目經理王海彬説:“從2022年9月第一次踏上這片熱土開始,四百多個日夜的朝乾夕惕,項目藍圖漸次成為現實圖景。”
冶金焦炭含碳量高、強度大,是高爐煉鐵的重要燃料和還原劑,被稱為“鋼鐵廠的糧食”。然而,煉焦過程中産生大量粉塵、熱廢氣和有害氣體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焦化企業發展之路的“減速帶”,“高端、智能、綠色”為傳統煤焦化向新型煤化工産業轉型升級指明了發展路徑。
“將煤吃幹榨盡!”王海彬一語點明項目的發展路徑。順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10余個用於存儲各種煤塊的“巨罐”擺放整齊,“罐中的煤塊會被運送到7.65米頂裝焦爐中製成焦炭,利用中央控制室和32個筒倉,確保煤塊進入筒倉,沒有外露,保證環境清潔,同時我們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大型焦爐清潔生産工藝和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不僅每年可生産出優質冶金焦380萬噸,還能從焦爐煤氣中分離提純出氫能氣源。”
識舊方明新。跳出煤拓寬視野,借資源稟賦,六盤水深耕氫能源領域。
“同時,幹熄焦裝置和餘熱鍋爐還能高效回收利用焦炭顯熱,生産高溫高壓蒸汽。當汽輪發電機組裝配好後,就能用焦炭顯熱發電,為中心城區供暖供熱,‘煤—焦—電’産業鏈就形成了。”王海彬介紹。
通過分離、轉化、合成,從焦爐煤氣中得到合成氨,開發出化肥等下游産品,形成“煤—焦—化”産業鏈;運用深冷分離工藝從焦爐煤氣中分離出液化天然氣,形成“煤—焦—氣”産業鏈,持續為地方提供優質能源;利用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等技術進行焦爐煤氣精深加工,生産純度高達99.999%的高純氫,形成“煤—焦—氫”産業鏈,為後端氫能源綜合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吃幹榨盡”循環利用,“近零排放”綠色發展,一塊焦煤裂變升級,20余種附加産品漸次落地,“煤—焦—氣—化—電—建材—氫能源”完整産業鏈發展路徑愈發明晰。
“工業經濟始終是六盤水經濟的第一支柱,也是加快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六盤水按照“富礦精開”要求,堅持“立足煤、做強煤、不唯煤”發展方略,把能源及能源化工作為首位産業,鞏固煤炭産業“一個領先地位”,促進煤電和新型煤化工“兩翼延伸”,推動煤電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産供儲銷“四位一體”。
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産業“小苗成大樹”,隨着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的加快發展,六盤水在傳統煤焦化向新型煤化工産業轉型升級的布局上再添強勁一筆。(記者 魯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