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2024-01-15 09:24:38  來源:貴州日報

鄉風文明潤心田

——我省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接下來,請大岩村小岩片區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推動鄉風文明賦分爭優前十名的家庭上&領獎。”在陣陣掌聲中,龍裏縣醒獅鎮大岩村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推動鄉風文明賦分爭優表彰會拉開帷幕。

  儘管冬日寒冷,大岩村表彰現場卻熱鬧非凡,村民們紛紛豎起耳朵,期盼著主持人叫到自己的名字。“龍光平、陳新平……”隨着主持人喊出一個個名字,片區前十的家庭代表們有序地走上&,在大家的見證下接過榮譽證書,站成一排合影留念,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領完獎後先不要走,我們接下來還要結合積分為大家兌換獎品。”大岩村第一書記張南方説。

  作為龍裏縣首個農村基層治理助推鄉風文明賦分爭優工作試點村寨,大岩村多次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議蒐集群眾意見,制定出符合本村(社區)發展實際的村規民約、賦分爭優“加減分”清單,將遵紀守法、村集體事務、人居環境整治、移風易俗、村集體經濟發展等納入村規民約,以家庭為單位,採取文明積分的形式讓賦分爭優工作走向深處、落到實處。

  “看到大家上&領獎,我也很激動,以後我要多多參加村集體活動,和大家一起建設美麗大岩。”村民掂了掂手中剛兌換的物品開心地説道。

  小小物品,聚“心”助“興”。如今的大岩村家家戶戶比更文明、更融洽、更勤勞,通過“文明積分”的方式,存“德”換“得”,用心用情凝聚群眾、引導群眾,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解鎖鄉村發展新動能。

  鄉風文明推動鄉村振興。我省陸續&&《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實施方案》《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措施,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五年行動,深入實施“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專項行動,加強基層組織引領,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紅黑榜”等作用,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農村喪葬習俗改革。

  “有了紅白理事會,我們村的紅白喜事就有人管了,志願服務隊親自送來‘車不過十、禮不過百’酒席專用車標,還協助操辦酒席,我這心裏啊,別提有多高興了。”家住湄潭縣抄樂鎮落花屯居的村民王志海豎起大拇指。

  一段時間以來,天價彩禮“娶不起”、豪華喪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還不起”等讓廣大農民群眾苦不堪言。如何摘掉“面子假面”,豐富“精神裏子”,湄潭縣堅持黨建引領、鄉風鑄魂,大力推進“紅白理事會”全覆蓋,推行“車不過十、禮不過百”創新實踐,形成“村‘兩委’+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志願服務隊+農戶”自治管理模式,理事會成員在紅白事操辦的大小事宜間,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聚焦群眾需求,打通鄉風文明建設“最後一公里”。

  重禮不失禮、禮輕情意濃、文明有新禮。“紅白理事會內容深得民心,真正減輕了群眾的經濟負擔。”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黨總支部書記伍榮明説。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一項項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務實舉措,匯聚起全民參與的社會正能量,讓文明新風變得更有溫度與活力。

  貞豐縣珉谷鎮必克村把文明鄉風建設同開展布依古歌、布依戲、刷把舞等民族文藝活動結合,組建了舞獅隊、龍燈隊、棍術隊、布依八音隊、籃球隊、山歌隊等7支文體隊伍,大大豐富了村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榕江縣車民街道富民社區重視開展廣場舞、合唱、乒乓球、籃球、象棋、拔河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引導村民以運動健身、培養文藝特長的形式度過閒暇時光。搬遷群眾在參與文體活動中增長了見識,培養了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其審美情趣、思想覺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激發了建設美好家園的主人翁意識。

  興仁市連續多年組織在各村(居、社區)開展“文明家庭”“文明衞生戶”“感恩戶”“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全市156個村(居、社區)開展“文明家庭”“文明衞生戶”“感恩戶”“星級文明戶”等農村先進典型創評活動全覆蓋。一塊門牌,不僅成了鄉風文明的有力證明,還成為廣大家庭“你追我趕、向好向善”的風向標,更是為當前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注入了新動力。

  打造文明鄉風,讓鄉村生活擁有詩和遠方,也能讓鄉村生機勃勃。用好文明鄉風這一軟實力與硬實力,將推動鄉村振興長足發展,行穩致遠。

  春風化雨潤心田,文明花開仁義鄉。我省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吹到每個村寨,吹進群眾心田,讓廣袤農村成為一片家風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的希望田野。(記者 劉悅)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