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踔厲奮發作示範 勇毅前行譜華章-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畢節:踔厲奮發作示範 勇毅前行譜華章

2024-01-15 09:04:08  來源:貴州日報

踔厲奮發作示範 勇毅前行譜華章

——畢節市踐行“三大主題”助推高質量發展

  遠山蒼茫,林木繁茂,隆冬時節的黔西北大地,入目皆景。

  巍巍烏蒙山麓,千里烏江從貴州屋脊奏響高山流水,分南北兩源一路奔騰,在青山綠水間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壯歌。

  六衝河畔,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烏江源&&畫廊托起了苗家兒女的錦繡生活,載歌載舞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迴響;

  草海湖畔,位於威寧自治縣新能源産業園的貴州一道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搶抓機遇快速發展,全力趕生産、忙項目、搶訂單、拓市場……

  2018年7月,在畢節試驗區成立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着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從“試驗區”到“示範區”,總書記的囑託激揚起畢節幹部群眾奮進不息的力量。全市上下齊心向前,不斷為高質量發展破局開路,努力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活力強的示範區,在新征程上不斷邁出鏗鏘步伐。

  綠色為底,繪就大美烏蒙山河“錦繡圖”

  群山環抱,雲蒸霞蔚。在納雍縣鬃嶺鎮坪箐村海拔2300多米的山神箐大山上,7000畝高山茶園綠意翻涌、錯落有致。

  過去,這裡是煤礦集中開採區,生態環境狀況令人堪憂。如今,通過生態保護修復,這裡褪去了曾經的黑色外衣,變身全國知名的高山生態有機茶園,實現了山上山下“豬—沼—茶—草”生態立體循環農業模式,綠色經濟強勢崛起。

  “煤礦開採不能幹一輩子,‘黑色’經濟不是長久之計,綠色發展才是長久之計。”從煤老闆到種茶人,譚正義説。

  厚植生態底色,過去一年,畢節市完成營造林141.94萬畝,建設國儲林10萬畝,治理石漠化285.8平方公里。同時,全面推進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率先探索“以碳代賠”修復生態新模式,累計完成林業碳票融資貸款4600萬元、碳票保額500萬元。

  畢節把綠色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深入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一攬子實打實的舉措,一個個不斷向好的數據,繪就大美烏蒙山河“錦繡圖”。

  威寧自治縣海拔2800多米的西涼山上,一台&&型風機拔地而起,迎風勁舞;一塊塊由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光伏矩陣有序排列,湛藍色的“海洋”泛起粼粼波光。風起雲涌間,以風電、光伏、水電、儲能為主的清潔能源開發“風生水起”,實現了經濟、環境效益雙贏。

  截至目前,威寧累計建成風電光伏發電項目62個,裝機規模345.94萬千瓦,裝機規模位居全省第一,累計發電353億千瓦時,新能源上下游産業實現産值近170億元。

  截至2023年底,畢節新能源裝機容量達552萬千瓦,位列貴州第一;發電量83.22億千瓦時,位居貴州第一。

  如今,畢節市綠色資本不斷豐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

  人才支撐,暢通人力資源優勢“高速路”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人才支撐。

  畢節有950多萬戶籍人口,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新形勢下,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升級,既是應對人口特徵變化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醫療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性工程之一,貫穿了人生命周期全過程。畢節舉全市之力爭取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依託建設浙江省人民醫院畢節醫院。大力推進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着力補齊醫療衞生短板,為奮力打造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畢節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並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文件,暢通人力資源優勢“高速路”,完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的“四梁八柱”。

  重視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2023年,畢節市通過實施資源整合供給提升、重點群體技能提升、服務産業能力提升、平台建設水平提升等行動,新增技能人才5.17萬人;培育“畢節工匠”技術技能人才5.47萬人;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150家;與廣州共建粵黔“一縣一企”穩崗就業基地14個,吸納就業5019人。

  高端人才擴容,中端人才提質,初端人才倍增,目前,畢節市人才資源總量提升到105萬人。

  隨着一系列引才政策的&&,一個個就業平台的搭建,一項項貼心服務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才涌入畢節,讓烏蒙大地人才薈萃,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改革破局,種好機制體制創新“試驗田”

  “以前,家裏的廢紙殼、易拉罐、塑料瓶,大家都把它們當垃圾丟了。現在都捨不得亂丟,得收好拿去村裏面兌生活用品。”自從村裏面開了“垃圾當鋪”以後,織金縣大平鄉建群村村民楊樹文高興地説,家裏的生活用品都不用花錢去買了,用垃圾就可以兌換,村子也比以前乾淨了不少。

  楊樹文所説的“垃圾當鋪”,是群建村為實現垃圾“變廢為寶”,積極探索創新的一套鄉村治理機制。2023年以來,織金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以鄉村“治理有效”帶動全面振興為抓手,率先以該縣大平鄉群建村為試點,創新開辦全國首個“垃圾當鋪”,引導村民用塑料袋、紙盒等垃圾兌換生活用品,全面助力鄉村治理見實效。

  勇於改革,方能激發活力。守正創新,方能向前發展。

  在機制體制創新的道路上,畢節市種好機制體制創新“試驗田”,用一次次改革探索、一項項創新舉措,推動了一批基礎性、引領性改革任務落地,推出了一批示範性、標誌性典型經驗,形成了一批可持續、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為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夯實了制度支撐。

  畢節市商事制度改革獲國務院表揚;黨支部領辦集體合作社經驗得到中央改革辦肯定推廣並在全國引起反響;統一戰線積極探索開展“地域+領域”幫扶,深化“組團式”幫扶,取得明顯成效;發揮“三大優勢”,走出“兩換”新路子,打響“貴人服務·畢須辦”政務服務品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國投資熱點城市,激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制度行之有效,産業欣欣向榮,群眾增收有路。通過創新黨建引領産業發展體制機制,畢節正不斷盤活各種資源、優化産業結構,廣大群眾增收路徑越來越寬。

  乘風破浪穩馭舟,奮楫揚帆啟新程。當2024年的陽光普照大地,畢節兒女正凝心聚力,走上新的趕考之路。新的一年,沒有停歇的腳步,只有奮進的號角,畢節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的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記者 吳傳娟)

[責任編輯:劉昌餘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