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抓實關鍵任務——貴州省深入推動新型工業化觀察-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抓牢抓實關鍵任務——貴州省深入推動新型工業化觀察

2023-12-22 09:26:58  來源:貴州日報

  穩住“壓艙石”,工業挑大梁。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貴州積蓄新動能,再創新優勢。

  12月21日,貴州能源集團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動工儀式在六盤水市舉行。這一投資近200億元的項目啟動,成為全省推進“富礦精開”的又一力作。

  “基地將服務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實施有利於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地企雙方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貴州能源集團總經濟師徐建國説。

  重點産業精準發力,重點項目強勢引領,重點創新平台有力支撐,透露出貴州新型工業化向“實”深耕,向“新”蓄勢的強烈信號。

  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提出,要抓牢抓實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為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傳統産業提質發展、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未來産業搶灘布局,貴州緊扣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工業化紮實推進,為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強筋壯骨”,不斷培育新的發展競爭力。

  産業結構優化 推動“六大産業基地”建設大突破

  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大生産車間裏,生産線滿負荷運轉,全力衝刺年度生産目標。

  作為畢節高新區最大的新能源電池企業,貴航新能源項目總規劃四期,隨着四期年底建成試運行,這裡有望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産基地。

  企業前進的步伐,折射出貴州産業結構轉型升級軌跡。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貴州根據自身優勢精準定位,以服務國家戰略把握發展勢能,從省級層面部署打造“六大産業基地”。

  針對貴州工業的優勢、短板和新領域,制定出不同的發展策略:對發展基礎較好的白酒、裝備製造等産業,進行鞏固提升、放大優勢。在補短提升行動中,大力實施“智改數轉”,並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在新領域,在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製造等方面提速布局。

  全省各地立足比較優勢進一步選準主導産業,做深做準做實“一圖三清單”,推進補鏈延鏈強鏈,集中優勢資源推動工業主導産業快速突破。

  積極融入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材料生産基地,貴陽貴安大力推動數據中心集聚區、電子信息製造、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産業邁向“千億級”集群,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大電池製造龍頭企業為引領加快構建新能源電池製造及其配套産業集群,助力“強省會”行動。

  圍繞全力打造世界醬香型白酒産業核心區,遵義依託謀劃和實施一批重大技改擴能和産業配套項目,持續開展“三個一批”整治推動中小酒企轉型升級,建設以茅&酒為引領的貴州醬香白酒品牌艦隊。

  為明年3月正式投産作準備,眼下,位於大龍經濟開發區的貴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産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産業園項目的窯爐生産線正在抓緊設備調試。作為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一核兩區”的重要一區,銅仁市將新型功能材料作為首位産業,今年已引進了13個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項目。

  六盤水聚焦能源及能源化工清潔高效發展,推動全産業鏈集群升級,瞄準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全國重要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全面提升特色産業競爭力。今年,盤州市複雜煤層煤機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六盤水市水城區鋁制家居産業集群獲得“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認定。

  今年以來,全省以“六大産業基地”為重點擴大産業投資,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08個、建成投産241個。

  開發區拔節向上 夯實“主陣地”深耕“責任田”

  開發區是工業主戰場、産業培育聚集區,也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主陣地。

  12月初,安順市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貴州航空産業城與中國商飛合作事宜。這距上次《國內外航空産業園發展模式及安順航空産業城發展建議》專題報告會召開僅僅一週。

  在安順經開區的貴州航空産業城安順航空配套製造産業園自今年2月開工以來,按照早建成、早投産推動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10萬平方米標準化、定制化廠房的實物工作量。

  發力先進製造業,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既向新産業要動力,也在傳統産業上謀求新突破。圍繞電子信息等産業鏈優勢企業,經濟區加快傳統生産模式向智能化、數字化生産轉型。

  位於該經濟區內的貴州戴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為行業用戶數字化轉型提供諮詢服務的大數據企業,公司合夥人萬岳波認為“智能化轉型之路沒有天花板”,企業為中航電梯量身打造的大數據綜合管理平台採購等系統,通過十余項數字化改造,生産效率大幅提高。

  推動政策、資金、人才向開發區傾斜,産業、項目、要素向開發區集中,一個個重點項目持續發力,一大批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作為千億級園區,貴陽經開區圍繞先進裝備製造業建“圈”強鏈,初步形成以航天科工、中航工業、中國航發為引領的航空航天産業集群,以詹陽重工、中煤重工為引領的工程機械及能礦裝備産業集群,産業首位度不斷提高。位於該園區的全省重大投資項目——智能製造基礎件産業集群建設項目(一期),目前已完成所有主體封頂,整體進入收尾階段,部分廠房正在開展設備調試。項目將通過打造一批智能製造示範線、示範車間和示範工廠,推動相關産業向“新”攀高,逐“綠”前行。

  科技創新賦能 助力産業增能級強韌性

  “只有創新才能闖出一條路!”貴安新區華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念深有感觸。

  作為打破國外壟斷、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公司積極組織科研團隊進行技術攻關,現已經完成國産車規級芯片替代進口芯片的量産準備工作,有望成為首批為國內汽車廠配套的能夠實現國産化芯片量産的應用企業之一。

  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

  不久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誌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其中,貴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該項目的多項産品研製工作。從2009年介入該項目鍛件研製工作到攻破國外技術封鎖,航天新力科創“軟實力”成為企業不斷進階的“硬支撐”。今年,該企業作為産業技術創新主體收穫“國家級”認定,入選第29批新認定及全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

  圍繞工業這個技術創新的主戰場,貴州聚焦産業發展需求,向科技要産能,在推動科技賦能産業轉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平台提質增效等方面成效顯著。

  作為我省首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貴州省新能源材料創新中心自去年10月掛牌以來,聯合天津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共同實施了磷酸鐵反應結晶連續化關鍵技術與産業化研究等7個關鍵技術攻關項目,牽頭開展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配方研究等3個自主研發項目,聯合貴州大學、紅星發展等7家單位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貴州優勢特色礦産資源高效利用研究”項目。

  貴州唯一一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從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以來,積極推動數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支撐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

  “依託大數據技術,我們重點參建的煤炭洗選工程三維可視化管理項目,已在國內兩個選煤場實現推廣應用,有效提升選煤的生産運維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該中心項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發布了適用於煤炭行業的模型標準,彌補了煤炭行業的標準空白。

  以創新平台建設為突破口,貴州將圍繞制定重點工業産業科技創新圖譜,把科技賦能新型工業化這篇文章做深做透做實。(記者 江婷婷)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