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走好特色高效路 培育富民大産業-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走好特色高效路 培育富民大産業

2023-12-22 09:45:57  來源:貴州日報

走好特色高效路 培育富民大産業

——我省奮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觀察

  開局之年,多彩貴州處處是“豐”景。

  “今年種了5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畝産550公斤,顆粒歸倉。”黎平縣德順鄉村民吳仕友喜説豐收,一畝地機械收割費用120元,既節約成本,又提高産量。

  烏蒙山下,大方經開區的精深加工新廠區裏,天麻酒、天麻膠囊等無菌化、自動化生産線正開足馬力。“目前已建成2個初加工與精深加工廠房,帶動當地推廣倣野生天麻種植1.3萬多畝。”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平笑談發展。

  匯川區松林鎮上莊壩區,今年籽粒玉米高産示范田産量首次突破1000公斤,這是有史以來黔北地區乃至全省最高産量。

  機械化、自動化、科技范……貴州奮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足音鏗鏘。

  強國必強農。12月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今年以來,立足新發展階段,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盯“農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目標任務,持續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係,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奮力譜寫多彩貴州農業現代化新篇章。

  端牢“金飯碗”:夯實糧倉“耕”基

  眼下,正是農田建設的黃金時期,貴州各地搶抓時節,全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年終衝刺”,努力將“糧田”變“良田”,夯實糧倉“耕”基。

  冬日,記者走進仁懷市長崗鎮堰塘坎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一臺臺挖掘機、推土機在田間穿梭,上百名工人正在砌築石坎,一條條筆直的機耕道一塊塊整齊的田塊已初現雛形。

  今年,在村委會的動員下,塘坎村村民推坎破界,將小田集合成大田,並積極參與到高標準農田的修建工程中,成為良田的參與者、獲益者。“我在現場搞運輸,非常期待我家十多畝土地整治後的模樣。”村民代興平興奮地説。

  “像長崗鎮這樣發動村民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鄉鎮遍布我省各地,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後道平直、渠相通、路相連,可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産條件,提升耕地品質和糧食産能,構建起設施配套齊全、功能科學完善的現代農業新格局。”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處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動鄉村産業興旺的突破口,按照“路成行、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以田間道路整修、灌溉與排水設施等基礎水利設施建設作為農田整治的重點工作,目前已高品質提前完成了今年17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各地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為糧食增産、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搶抓夏糧油生産、春耕春播,實施油料産能提升工程、種子種苗提升工程、農機化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一項項有力舉措繪就豐收答卷。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數據顯示,今年我省糧食總産量1119.7萬噸,總産、單産分別同比增長0.5%、1.0%,連續4年保持增長。

  挑起“金扁擔”:做好土特産文章

  農田四季不閒,産業生生不息。各地發展特色産業的實踐證明,貴州土特産完全可以做出“大文章”。今年,我省以品牌建設為引領,以綠色健康為招牌,走出了一條兼具“優”和“特”的農産品發展之路:

  黔東南小香雞快速進入全國各地知名商超、餐飲門店和尋常百姓家,成為從貴州苗鄉侗寨中飛出的“金鳳凰”;

  “遵義紅”茶葉品牌與“湄潭翠芽”一起合力推動湄潭縣成為全國聞名的茶葉縣;

  以“黔菌”品牌為核心,紅托竹蓀、冬蓀、松乳菇、牛肝菌、羊肚菌、靈芝這些茂林之中珍品美味的經濟價值越發顯現;

  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6.7萬畝,位居全國第三,品牌價值超23.35億元,成為名副其實“致富果”;

  遵義市常年種植辣椒200萬畝以上,位于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交易區LED大屏上實時更新的全球各地辣椒價格指數,影響著全國各大辣椒交易市場的定價基準,“這裏每年可以實現75萬噸辣椒交易量,56萬噸冷鏈倉儲周轉量,120萬噸物流年吞吐量。”中國辣椒城綜合部部長淳仕軍介紹。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616.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全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穩步發展,中藥材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1.3%,園林水果産量增長10%,茶葉産量增長8.9%,蔬菜産量增長4%,禽蛋産量增長15.2%,豬牛羊禽肉産量增長2.7%,為全省農林牧漁總産值持續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良好的資源稟賦基礎上,貴州持續深挖農産品價值,用好“土”的資源,地道風物煥發生機,更多農民因為山的饋贈挑起“金扁擔”過上好生活。

  打造“金鏈條”:加快農業“接二連三”

  冬日暖陽,透過層林灑在黔西市洪水鎮新橋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肥碩的香菇長勢喜人,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採摘。

  “一天能採兩噸鮮菇,俏銷成都、重慶及大灣區,截至目前今年銷售額已達9000余萬元,預計到年底肯定能破億元。”貴州高原藍夢菇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孟談説話間,公司的香菇加工車間正機器轟鳴。

  精深加工是延長農業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的關鍵環節。

  刺梨,早些年因為鮮果保存難和加工業薄弱,一直是藏在深山的“山果果”。如今,隨著刺梨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從“山果”到“金果”的質變,成為貴州特色優勢産業之一。

  “我們擁有刺梨易拉罐飲料生産、刺梨口服液生産等刺梨精深加工生産線11條,年加工能力5萬噸。”地處盤州市勝境街道的中志浩刺梨工坊生産負責人蔡正權介紹,企業通過訂單農業覆蓋刺梨種植面積3萬畝以上,帶動農戶上萬人,實現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我省通過全産業鏈培育壯大刺梨産業,種植面積210萬余畝,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的綜合産值達150億元,山中野果成功“逆襲”。

  説到麻江藍莓,就不能不提藍夢谷。

  深耕20余年,麻江積累了深厚的藍莓産業“家底”,以藍夢谷景區為核心産區,全縣藍莓種植面積達8.56萬畝。每到藍莓成熟,貴陽、凱裏、都勻等附近城市居民都會來此體驗採摘,每年遊客數量達150萬人次,收入上億元。此外,藍莓馬拉松、自行車賽、泡泡跑等,推動農旅、康旅、體旅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業産業的“接二連三”,帶動全縣3.6萬群眾共同發展,實現每人平均增收1.2萬元。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貴州,辣椒、茶葉、中藥材等諸多農産品,走上了從“單一種植”到“接二連三”的産業發展之路,通過大幅提升農産品加工轉化率,不斷提升農産品附加值,農業産業加速融合升級,有力推進貴州農業現代化進程。(記者 趙勇軍 鄧鉞潔)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