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三論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馬克思深刻指出:“城鄉關係的面貌一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也跟着改變。”省政府近日&&的《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把統籌兼顧、協同共進作為重要的基本原則,以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措施強化城鄉融合發展,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乃至全省現代化建設夯實支撐力。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題中之義。當前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謀劃和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都要有城鄉融合發展的統籌兼顧的思維方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需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分配製度需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需要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任何一項事業發展,都不能走“城市興、鄉村衰”的老路,尤其是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城鄉融合發展不是城與鄉的簡單相加,而是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動。要着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以城聚産、以産興城、産城融合,引導優勢産業、基礎設施向黔中城市群和三條城鎮發展帶集聚,加快發展城鎮工業經濟、服務經濟、消費經濟、創新經濟,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實現以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路徑。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力度,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優化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布局,持續加大農村補短板投入力度,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鄉村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以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契機,不斷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推進縣域與市轄區、縣城與鄉村協調發展,在貴州大地上走出一條城市和農村攜手並進、互利共贏的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