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産業促進農民增收-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産業促進農民增收

2023-11-28 09:12:44  來源:貴州日報

我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産業促進農民增收

土特産做成鄉村振興大産業

  11月9日至12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糧油、茶葉、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産品等6大類近80個品種的貴州農産品組團亮相,前來選購的市民、客商絡繹不絕。

  來自黔貴大地好山好水孕育的各類特色農産品,線上線下“飛”入千家萬戶。近年來,貴州做精做優“土特産”文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産業,不斷激活鄉村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多元價值,一個個欣欣向榮的特色産業,加速駛入産業化發展的快車道,為鄉村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勢能。

  希望田野 延伸産業鏈

  機器轟鳴聲中,坐落於紫雲自治縣白石岩鄉幸福園村的貴州圓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紅薯加工生産車間,經過蒸熟、去皮、切片、烘烤、包裝等一系列流程,製成一袋袋風味獨特的紫雲紅芯紅薯製品。該公司生産負責人吳朝鵬説:“正開足馬力生産,産品銷往省內外市場。”

  白石岩鄉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紫雲紅芯紅薯的核心産區。紫雲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堅持特色産業延鏈補鏈強鏈,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進軍紫雲紅芯紅薯系列産品加工領域,今年,全産業鏈總産值預計突破3億元。

  以市場為導向,貴州鄉村特色産業“接二連三”呈現加速態勢,産業鏈不斷延伸,向融合型發展。眼下,一條條産業鏈在黔貴大地希望的田野上延伸,描繪着鄉村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修文縣獼猴桃單縣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目前該縣已建成10條獼猴桃分揀線,日分揀能力達300噸,助力修文獼猴桃産業化高質量發展;盤州市圍繞全産業鏈布局火腿産業,産業鏈條不斷延伸,全市現有火腿生産企業16家,累計建成整條火腿生産線、火腿休閒食品等生産線20余條,2023年,全年預計産量達1.1萬噸,産值約11億元。

  幸福家園 打造大品牌

  11月8日,在大方縣舉辦的第3屆中國(貴州)天麻節暨第2屆畢節天麻博覽會上,貴州大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獲得首批“貴天麻”品牌授權。“希望全省從事天麻産業的企業家積極參與到‘貴天麻’品牌建設中來,在百億級目標中作出更大貢獻。”貴州省中藥材産業協會會長郎洪平説。

  天麻佳品出貴州。從20世紀60年代人工天麻種植成功至今,貴州天麻建立了從種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目前,全省有60個縣(區、市)種植天麻,林下倣野生種植面積38萬畝,佔全國34%,面積居全國第一。

  貴州天麻把“好品質”轉化為“好品”,把“好産品”轉化為“好品牌”的故事,見證了貴州鄉村特色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非凡歷程。貴州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先後培育都勻毛尖、遵義朝天椒、興仁薏仁米、修文獼猴桃、麻江藍莓、三穗鴨等6個農業品牌精品,精品數量在全國排名第6、西部排名第1。

  培育品牌是産業振興的關鍵一招,貴州各地正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

  今年9月21日,“凱里平良貢米”品牌發布活動在凱里市大風洞鎮都蓬村舉行,“凱里平良貢米”品牌形象正式發布。“歷經一次次産業升級蝶變,品牌效應越來越大。”親眼看著好米變名米,都蓬村黨支部書記、凱里市思豐順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飛對未來信心滿滿。

  “凱里平良貢米”是凱里市特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都蓬村“凱里平良貢米”在2018年2月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2019年納入黔東南州“苗侗山珍”品牌發展體系,2022年被列為地理標誌農産品保護工程。如今,都蓬村不僅是“凱里平良貢米”的核心産區,出産的優質大米還銷往省內外。

  助農增收 闖出新天地

  11月的海風吹拂,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的三灶·赤水特色産品專營店一排排貨架上,來自赤水市的曬醋等名優土特産成為不少當地顧客的“新寵”,飄香南海之濱。

  熱銷背後是特色産品的走紅。地處黔北的赤水市,山地特色農産品資源豐富,傳承傳統的古法制醋技藝,工藝精湛、風味獨特的赤水曬醋不僅銷往省外市場,售價也位居市場同類産品前列。

  以赤水曬醋為例,更多地方農特産品走出去,帶動鄉村特色産業發展,讓更多村民從特色産業發展中受益,助力鄉村振興。在赤水市,一家家龍頭企業發揮聯農帶農作用,不斷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銜接小農戶和大市場,僅赤水市曾氏曬醋有限公司,就帶動當地近千名農民增收200萬元。

  茶葉、刺梨、辣椒、夏秋蔬菜、中藥材種植和生態畜禽養殖等越來越多的“土特産”銷往省內外各地,拓展了農業産業增值增效空間,鋪就了農民的增收致富路。

  貴州省2023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顯示,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名義增長3.8%和7.8%,鄉村特色産業助農增收成效不斷凸顯。

  産業興旺,宜居又宜業的和美鄉村,繪就鄉村全面振興壯美畫卷。(記者 向淳)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