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河是支撐貴陽市永續發展的“綠色屏障”之一,空間完整、功能完好、環境優美的水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明河河水清澈、乾淨,清亮鑒人。新世紀之初,隨着貴陽市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南明河流域生態“欠賬”增多,一度污染嚴重,河道喪失自然凈化能力,中心城區段水質長期處於劣Ⅴ類水,成為一條“失去生命的河流”。治理南明河、保護母親河迫在眉睫。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南明河“除臭變清”工程,全面開展南明河流域綜合整治,傾力打造景觀河、生態河、幸福河。
生態優美的南明河畔。賈智 攝
南明河流域污水處理能力低,沿岸污水直排入河是南明河污染久治難愈的根本原因。2017年至今,貴陽市累計投入75.91億元,在南明河城區段及主要支流重要節點新建五里衝、小關、六廣門等20座再生水廠。南明河流域再生水廠從14座增加至34座,污水處理能力從99萬噸/日提高到183.58萬噸/日。
為着力消除南明河流域的面源污染,貴陽市深入實施工業企業“退城進園”行動,將南明河沿岸貴鋼、電廠等“污染大戶”搬入工業園區。加大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監管力度,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企業偷排漏排行為。持續推進南明河沿線農村“三水”治理。2021年,貴陽貴安52個建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全部完成。
通過治理,南明河核心段淤積重、水變黑、臭味濃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河流自凈能力得到強化,水質明顯提升。全流域25處黑臭水體全部消除,7條主要支流水質全部達標,中心城區段水質穩定達到Ⅳ類以上,部分區域達Ⅲ類及以上,污染濃度平均下降11.2%。南明河干流沉水植物覆蓋率達到80%。
貴陽市還利用黔中水利樞紐工程補充南明河上游花溪水庫的水量,通過花南、花中輸水工程置換阿哈水庫供水,確保南明河生態補水和徑流量。
南明河得到初步治理後,實行了精細化管理。貴陽市先後&&《貴陽市南明河城區核心段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貴陽市南明河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等近十項工作方案,明確河道巡查、水面保潔、綠化保潔、管網維護等各項工作標準及考核辦法,實現精細化標準化管理,全力打通南明河管護“最後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貴陽市依託大數據發展的先行優勢,搶抓“強省會”“數字孿生”“智慧城市”發展機遇,推進大數據賦能,採用“1+2+N”的頂層設計模式建設智慧水務大數據&&,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動態收集跨部門、跨區域的水環境質量監測、突發河湖污染事件等數據,實現對南明河水環境的動態監管,為打造智慧城市創新發展提供“水務支撐”。
南明河的“幸福河湖”建設,打造了一個“貴陽範本”,開創了多個第一:全國第一個喀斯特地貌下成功實踐分段式污水治理思路的城市、第一個建設分佈式下沉污水處理生態系統的城市、第一個水環境治理領域先行先試PPP模式的城市、第一個在城市內河治理中提出並使用淺層好氧生態河道治理技術的城市。
十年逐綠,南明河再次煥發生機,實現了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完美融合。(祝水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