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貴在有理》解鎖“千年之變”密碼:“15分鐘生活圈”裏的幸福哲學

2022-05-09 09:02:33  來源: 新華網

  將民事理順,將民心聚攏,用民生底色彰顯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正是基層社會治理的要義所在。貴陽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從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入手,提出了以打造“15分鐘生活圈”、建好停車場和農貿市場、加快推進棚戶區及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為主要內容的“一圈兩場三改”,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解鎖貴州“千年之變”密碼,讓我們從貴陽市民“15分鐘生活圈”的幸福中,讀懂貴州堅持走以人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之路。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研究員 陳長

  專家點評:貴州省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突破口,制定了“以強省會帶動強全省”的戰略思想,致力於將貴陽打造成為全省“十四五”規劃發展的動力引擎。

  如何舞動龍頭,民生是關鍵。貴陽市圍繞“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鐘生活圈”,建好停車場和農貿市場“兩場”,加快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三改”工作,用“一圈兩場三改”展現出民生這一最大的政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而實現惠民生和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雲岩區:“四張清單”建設“15分鐘生活圈”

  2021年以來,貴陽市雲岩區突出把群眾知曉、參與、監督、滿意貫穿始終,按照“一圈一策”的原則,建立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資金清單“四張清單”,逐步完善圈內“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等生活要素,全面啟動“15分鐘生活圈”建設。

 

大營路街道召開居民議事會徵求意見。新華網發

  工作中,通過“問題清單”收集群眾意見,把“群眾知曉率不低於90%、見面問卷調查覆蓋率不低於60%”作為硬標準,通過“走訪問”“座談問”“融媒問”等方式,全面徵集民意、收集問題,力求把群眾需求找全、找準、找具體,截至目前,共發放收回調查問卷28.6萬餘份。其中,通過進家入戶、壩壩會等方式精準鎖定具體居民意見21.2萬份,初步梳理各類問題960個,經篩選歸併為問題284個。

  通過“項目清單”定建設內容,在《貴陽貴安15分鐘生活圈規劃導則》確定的25項要素配置標準基礎上,雲岩區進一步細化為“25+2+1”,即:25個要素加上地下管網、消防設施2類硬體設施配置,再解決1批群眾最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目前,梳理出需求類項目832個,意見類項目171個。通過“責任清單”抓項目落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成立區委督查專班全程跟進。通過“資金清單”保穩定投入,通過申請專項資金、引入社會資本、爭取金融支持相結合,多渠道解決項目建設資金保障問題。

  觀山湖區:“兩場”改造建設 惠民利民便民

 

恒暉農貿市場內部環境明亮寬闊。新華網發(丁偉鑫 攝)

  走進位於觀山湖區金陽街道的驍博農貿市場,整潔乾淨的內部環境、明確的功能分區讓人眼前一亮,市場內還設置了專門的食品快速檢測室,工作人員每天會隨機抽取15批次的樣品進行檢測,並及時在市場公示牌上公示監測結果。

  驍博農貿市場,修建於2008年,由於年代久遠,之前的基礎設施陳舊老化、通道照明也不規範。2021年,觀山湖區全面實施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提升,推進市場硬體設施、服務功能、業態組合等全面提升,切實改變農貿市場“臟、亂、差”舊面貌。這個“老牌”農貿市場也因此徹底完成了“蛻變”。

  2022年,觀山湖區擬新增公共停車位3000個以上。截至目前,全區已新增公共停車位近800個。同時,觀山湖區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還錯時向社會開放,提供車位1046個,現已經有不少轄區居民享受到了錯時停車帶來的便利。

  南明區:“改”出幸福感 “造”就新生活

 

改造後的電力巷25號院落。新華網發

  走進南明區興隆片區電力巷25號院落,居民楊大爺正與鄰居在樓下小花園旁品茶。“改造後小區環境更好了,每天都可以下樓來散散步、喝喝茶。”據了解,該小區因建成年代較久,線路老化、下水道堵塞、健身娛樂設施缺乏等一系列的問題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今,經過管網入地、新增綠化、道路鋪裝等改造後,老舊的小區煥然一新,納涼聊天、鍛煉身體、游樂小憩……樓下曾經不大的空間成為小區居民茶余飯後的集散地,實現了居民的幸福感“就地升溫”。

 

老人在院落裏坐著喝茶。新華網發

  同時,南明區一批曾經的舊房變高樓,華潤九悅、青秀麓谷山語等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建成後將成為宜居宜業經濟發展區;走進翠微巷,白墻、青瓦、綠植、彩繪相映成趣,提升改造後的背街小巷實現了“逆生長”,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

改造後的電力巷1號院落。新華網發

  近年來,南明區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項目帶動,順應民心民意,以“三改”為抓手,接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改出了城市的新面貌,更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2022年,南明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約23761戶,老舊小區改造12461戶,背街小巷改造110條,進一步推動城市“能”上提質、“貌”上提升、“文”上鑄魂,共同創造更有溫度、更具品質、更加溫暖的新生活。

[責任編輯: 劉昌餘 吳雨]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2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