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非遺畢節丨赫章“彝族鈴鐺舞”

2022-02-26 11:21:02  來源: 畢節市融媒體中心

  入冬後,黔西北烏蒙山腹地,畢節市赫章縣珠市鄉時常被霧靄籠罩,給這個少數民族鄉平添了些許神秘。

  閒時,蘇萬朝和徒弟們常聚在一起,在村子附近的草壩壩上,跳彝族鈴鐺舞。

  “傳統的彝族鈴鐺舞有28個動作,經過改編搬上舞臺表演的有10個左右。現在的徒弟年紀偏大,一些難度高的動作跳不起來了。”蘇萬朝説道。

  彝族鈴鐺舞,赫章縣彝族傳統舞蹈。2008年,彝族鈴鐺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鈴鐺舞,彝語稱“懇合唄”。“懇合”為告別之意,“唄”為跳,“懇合唄”意為向靈體告別跳的舞蹈,是彝族同胞祭奠亡靈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又稱“跳腳舞”或“抄子舞”,主要流傳于赫章縣珠市鄉,財神鎮、雉街鄉、河鎮鄉、雙坪鄉等鄉鎮也有分布。

  今年64歲的蘇萬朝,家住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村,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彝族鈴鐺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2歲,蘇萬朝和父親學習鈴鐺舞,至今已有50多年了,是家族裏的第五代彝族鈴鐺舞傳承人。1977年,蘇萬朝開始帶徒弟,走上了傳承彝族鈴鐺舞的道路;目前,他已先後教授了300余名彝族鈴鐺舞舞者。

  據了解,彝族鈴鐺舞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8世紀彝族先民篤爾帝分封六侯的時代。那時,各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組建有戰馬隊伍,國王、首領舉行祭祀活動時,部下都要組織120人的兵馬隊伍和數十人的歌舞隊,在祭祀歌舞場上展示騎士風採。同時,舞動中要搖響手中的馬鈴鐺以控制歌舞節奏,“鈴鐺舞”由此得名。

  也有一種説法認為,相傳,鈴鐺舞的鈴聲是彝族祖先在戰亂中傷亡過大,領頭人為安定人心,用馬鈴鐺在手中有節奏地搖響,使後面的隊伍相信傷亡人數不大,他們還有再戰的能力。之後,這種戰時舞動馬鈴鐺的行為逐漸演變為祭祀告別的舞蹈,即“鈴鐺舞”,成為安撫戰死沙場的勇士靈魂、慰藉死者的舞蹈。

  蘇萬朝介紹,跳鈴鐺舞時,舞者一般身著藍色長袍,腰扎布帶穿騎馬裙,右手執馬鈴鐺(鈴鐺數量一般為12個,代表十二地支),左手執白素帶(舞臺表演時執彩帶,祭奠時執白素帶),作躍馬揚鞭狀,相向而來,交錯有序,邊頌歌邊舞蹈。

  過去,鈴鐺舞只允許男性跳,舞者人數一般為4人或6人。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改編,鈴鐺舞的表演形式更加豐富,音樂、服飾更加活潑,舞臺布局和隊形穿插上出現了較大調整,內容也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彝族同胞在與自然抗爭中頑強生存和一代代男耕女織、繁衍生息的民族發展史。

  由此開始,女子也得以參與其中。在現代的舞臺表演中,通常為男女混合舞蹈,女舞者穿著五彩裙。另外,鈴鐺舞的服裝,其肩上繡著波浪形紋飾,代表了山川與河流,而紅色白邊騎馬裙代表了能徵善戰的勇士。

  蘇萬朝説,傳統的彝族鈴鐺舞的舞蹈動作,是從戰場搏殺動作和戰陣演化而來的,表現了彝家漢子勇猛威武、粗獷豪放的性格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彝族鈴鐺舞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不斷演進,歷經了最初祭祀君王、戰士到祭奠逝者,再到搬上舞臺表演的變化。同時,彝族鈴鐺舞的保護與傳承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

  彝族鈴鐺舞的保護與傳承,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工作。幾十年的保護與傳承過程中,蘇萬朝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始終堅持初心,一定要把彝族鈴鐺舞傳承下去。

  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援下,從2008年開始,蘇萬朝和徒弟們分別走進赫章一中、民中以及可樂中學等校園,開展鈴鐺舞教學,培養學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時,搭乘畢節文旅融合發展的“快車”,把鈴鐺舞搬上舞臺表演,不僅廣泛傳播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也為市內外遊客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收入的增加。

  除此,蘇萬朝還手把手帶徒弟,教授完整的傳統的彝族鈴鐺舞。

  這些年,蘇萬朝帶的徒弟,有男有女,有成人有學生,有漢族有苗族。但是,許多年輕人為了開闊眼界,希望到外面闖一闖,往往學到中途就放棄了。但蘇萬朝不氣壘,他認為,年輕人有闖勁,都希望在更廣闊的天地有所作為,放棄只是暫時的。年輕人外出闖蕩返回家鄉後,會給當地的民族民間文化帶來新的文化內容,或創新發展當地民族民間文化,豐富鈴鐺舞的文化內涵。

  現在,在蘇萬朝的影響下,他的6個孫兒基本上都會跳鈴鐺舞了。“孫兒們正在上學,每逢假期我就會教他們,我要把這個鈴鐺舞一直傳承下去……”

 

文字:黎榮 劉靖林 王應軍

攝影:張華順

攝像:張華順 黎榮

剪輯:張華順

[責任編輯: 劉昌餘]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1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