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貴在有理》“千年一變”:武陵山新“桃源”裏的銅仁之變(下)

2022-01-17 08:23:15  來源: 新華網

  近日,由中共貴州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貴在有理》網上理論訪談節目走進銅仁市,探尋武陵山腹地“桃源銅仁”的新發展。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皮貴懷,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主任王禮全做客演播間,解讀銅仁市着力發揮資源優勢強工業、發揮區位優勢強城市、發揮特色優勢強農業、發揮生態優勢強旅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皮貴懷介紹,銅仁緊扣省委對銅仁的定位,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造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推動經濟發展綠色化轉型,促進銅仁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經濟優勢,在厚植綠色屏障、完善綠色制度、發展綠色經濟上出新績。創新探索的“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産保護管理機制”“農村生活垃圾積分兌換機制”“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做法,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梵凈山在長江經濟帶120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結果中名列前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第三産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10.7%,在武陵山片區主要市州中排名第一。堅持把提高能效作為降低能耗的主攻方向,鼓勵和引導企業提質改造,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着力降低單位産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增加綠色産品和服務供給。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努力走出符合銅仁實際、體現銅仁作為的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

  在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貴福菌業基地,工人在搬運食用菌。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皮貴懷錶示,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好鄉村振興上,銅仁還面臨發展基礎不夠牢固、脫貧群眾收入來源單一、穩崗就業壓力大等難題。銅仁將保持政策穩定、層層壓實責任、強化監測預警,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財政資金支持、金融服務、土地支持等政策總體穩定,繼續加強産業扶持和就業幫扶,落實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渡。搶抓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東西部協作機遇,深化“四個+”模式,加強與東莞等對口協作城市合作,凝聚一切可用的資源和力量,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貴州省江(口)玉(屏)高速公路黃牯山樞紐互通(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王禮全&&,區域經濟實質上是特色經濟。銅仁市緊密結合市情,科學謀劃,優化布局,在全市形成黔東工業聚集區、梵凈山文化旅游創新區、烏江生態經濟融合區“三大板塊”,聚集整合資源要素,發展優勢産業,推進産業集群和人才匯聚,加快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銅仁市要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推進綠色轉型跨越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着力打造一批品質好、附加值高的綠色有機農産品,大力培育一批特色品牌,從根本上解決山地農業生産效率較低、産品價格不高的瓶頸。要在推進融合發展上下功夫,高質量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抓住國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的政策機遇,在着力補短板、進一步強基礎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在貴州省江口縣寨沙侗寨,演員和村民在村旁的小河邊排練民族歌舞。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責任編輯: 劉昌餘 吳雨]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6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