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年全國兩會甘肅“記憶”-新華網甘肅頻道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全國人大代表陳天竺:讓文化惠民工程更貼近百姓生活場景
作為一名文化界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我的履職方向聚焦文化領域的重要議題:全民閱讀。建議構建全民閱讀標準化體系,重點培育專業化閱讀推廣人才隊伍,通過建立分級培訓機制和效果評估標準,切實提升基層閱讀活動的思想深度與傳播效能;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我特別關注西部省份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建議補齊農村短板,並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納入圖書館等總分館體系,還要完善投入和管理運行機制。
2025-03-11
兩會現場速遞|積石山災後重建情況怎樣?代表拿出10個展板……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甘肅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州長何東在回答關於積石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提問時,拿出10張精心準備的圖文展板,講述展板背後的點滴變化。
2025-03-11
全國人大代表楊振林:重構發展業態 讓家鄉成為承載夢想與價值的熱土
年輕人“離鄉潮”確實是鄉村振興面臨的重大挑戰,夏河縣作為高原民族地區,對此有深切體會。近年來,我們在工作實際中深切認識到,年輕人不是不願回鄉,而是拒絕回歸“落後的生産方式和封閉的生活形態”,吸引年輕人返鄉不是簡單的“情感召喚”,最關鍵的是要重構發展業態,讓家鄉成為既能承載夢想,又能兌現價值的熱土。
2025-03-10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科技讓山地農業特色“成鏈”
地處秦巴山區的隴南市,山大溝深,耕地資源稀缺且分散,長期以來制約着傳統農業發展。近年來,隴南市以特色山地農業為抓手,全鏈條集聚現代生産要素,探索農業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路徑。
2025-03-10
全國人大代表汪萬福:探索遺産保護與旅游發展的雙贏發展之路
始終堅持莫高窟保護第一的原則,從環境到本體,從窟外到窟內,從看守到搶救性保護,到科學保護,再到預防性保護和系統性保護新階段,不斷實現文物保護理念和技術的新突破、新飛躍。通過溫濕度、二氧化碳、風沙塵等環境指標的實時監測,以及日常保養維護等工作的落實,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滿足觀眾參觀需求。
2025-03-09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昌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紮實推動甘肅高質量發展
去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8%、居全國第三位,增速連續10個季度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一産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值等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國前三位。
2025-03-08
兩會綜合報道丨凝心聚力促發展 團結奮進譜新篇——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過渡期4年來,甘肅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7.56%,我們一定要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財政廳廳長呂林邦&&,要認真落實過渡期現有財政幫扶政策,保持投入總體穩定,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産業發展,繼續傾斜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地區補短板、打基礎。
2025-03-06
全國政協委員岳建武:優化物流資源配置 推動全産業鏈降本增效
首先我認為,降低物流成本絕對不是簡單降低物流價格,也不是要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要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通過全社會各環節共同努力,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強化物流環節協同,全面提升物流體系運行效率,要用盡可能少的物流費用支出,支撐盡可能多的經濟産出。
2025-03-06
一路同行的你丨馬秀英:“醫”路繁花
基層醫療都需要做哪些工作?醫療工作者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如何讓優質的醫療服務惠及每一位百姓?從鄉鎮衞生院到縣級醫院,在醫務護理一線工作二十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馬秀英深有體會。
2025-02-28
正在加載內容...
Copyright © 2001- gs.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甘肅頻道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