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慶陽深化醫改護航群眾健康
慶陽市持續深化醫保、醫療、醫藥協同改革,大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推動醫療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解決“看病難”,慶陽市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推動發展多種形式的緊密型醫聯體,組建形成以蘭大二院為中心、22家市級醫院牽頭、88家縣區醫院為成員的“1128”模式,率先實現標準化建設、一體化管理、同質化服務、差異化分工、網絡化診斷和實地化治療。搭建全市四級醫療機構數據互聯互通框架,將群眾身份證、就診卡、社保卡等整合為電子健康保障卡(碼),做到市內就診“一卡(碼)”通行;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部署上線電子病歷系統,實現檢驗、心電、影像檢查檢驗結構互認。加快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全市現有三級醫院5家,日間手術病種49種,全市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從2016年的1.87人增至2.62人、註冊護士從2.12人增至4.3人。
聚焦解決“看病貴”,慶陽市推行藥品及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和採購“兩票制”,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價格平均降幅60.7%。加快推進多元複合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單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複合支付方式覆蓋全市醫療機構,在13個公立醫院有序開展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改革,獲評全國付費改革示範城市。健全醫療質量安全、人力資源、財務資産、績效考核、人才培養等核心制度,全市近九成公立醫院實現收支平衡,管理費用降至9%以內,出院患者平均醫藥費用增幅控制到6%以內。
據統計,近五年來,慶陽市安排醫療衞生經費逾8億元,市級公立醫院床位補貼由每年的4960萬元增至6032萬元。下放編制調整、控制數分配、使用核準、內設機構設置4項權限,形成機構編制部門管總量、管標準、管監督,主管部門管統籌、管審核、管調整,公立醫院自主用編、設置、管理的編制管理新機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安志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