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項目快馬加鞭 産業提速提質——甘肅加快新能源産業發展
新能源裝機佔比達到50.19%、同比提高6.64個百分點,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
新能源發電量4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1%,佔比達到27.6%、同比提高4.31個百分點;
100多個新引進的新能源配套産業項目加快建設,比較全面、完整的風光電裝備製造業體系初步形成;
……
2022年以來,甘肅省搶抓“雙碳”機遇和大力發展新能源的窗口期,把新能源資源開發和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培育有機結合,加強項目協調調度,新能源産業發展提速提質,“風光大省”正加快向“風光強省”邁進。
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正在崛起
年末歲尾,甘肅新能源産業發展快馬加鞭、捷報頻傳。
在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隴東能源基地,“隴電入魯”重點配套新能源電源項目,華能600萬千瓦風光儲綜合新能源示範項目首颱風機成功吊裝。
在隴西縣福星鎮、德興鄉境內,由國家電投集團投資建設的隴西縣10萬千瓦集中式風電項目正在開展鐵塔組立工作。
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派出專門服務團隊深入各新能源場站,積極協調解決影響並網的關鍵問題,助推新能源項目並網工作提速。
央地合作項目大幹快上,省屬企業項目也齊頭並進。
甘肅電投集團玉門麻黃灘200兆瓦風電項目並網發電,永昌河清灘300兆瓦光伏項目組件安裝已全部完成,瓜州北大橋“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全面建成投産……
作為甘肅省新能源産業鏈主企業,2022年以來,甘肅電投集團依託河西走廊火電調峰能力和優勢,積極參與河西地區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持續加快6個共計900兆瓦的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大型火電調峰項目開發建設力度,助力甘肅省綠電就地消納和綠色能源産業發展,努力讓河西地區的戈壁荒漠成為全國“綠電”生産基地。
近年來,甘肅把新能源産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努力培植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動能。目前,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張掖、金昌、武威、酒泉四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通渭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2022年11月底,甘肅省新能源並網裝機3285萬千瓦,同比增長30.57%,成為甘肅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産業構建的重要牽引。
甘肅風光好,綠電送全國。
2022年以來,甘肅統籌解決消納、外送、調峰、並網、産業等相關問題,着力延鏈補鏈強鏈。在持續提升酒湖直流工程外送能力的基礎上,推進實施“隴電入魯”“隴電入浙”及酒泉至中東部特高壓工程。截至目前,甘肅電網通過19回750千伏線路與周邊省份相連,跨區跨省輸電能力提升至3200萬千瓦,較2010年提升了6倍,甘肅新能源已通過特高壓通道輸送至全國21個省份,形成了“大送端”綠色電網格局。
2022年7月底,甘肅成為國家電網內首個實現電力交易全年按日不間斷連續運營的省份,新能源企業進行電力交易更加靈活便利,進一步促進甘肅新能源行穩致遠。
2022年以來,甘肅省還推動“新能源+儲能”協同發展。甘肅電投集團首個“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在瓜州投産。張掖盤道山、肅南皇城2個抽水蓄能項目集中開工。玉門昌馬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取得核準。截至目前,甘肅已投運儲能項目16個。由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設計研發的全國首家電化學儲能協調控制系統在甘肅電網成功運行。儲能項目建設將為增強甘肅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新能源大規模並網消納提供重要支撐。
新能源産業蓬勃發展
“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
2022年以來,甘肅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新能源千億級産業鏈”決策部署,把新能源産業與新能源項目結合起來,加大招商引資,着力引進一批重大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落地,推動能源優勢加快轉變為經濟優勢、産業優勢和發展優勢。
據省發展改革委統計,2021年以來,甘肅省共引進新能源配套産業100多個,一批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項目建成投産、加快建設。金昌市、武威市、張掖市分別圍繞儲能産業、光伏治沙、制氫産業開展招商引資,多個項目建成投産。目前,甘肅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全面、完整的風光電裝備製造業體系。
2022年以來,甘肅省省屬企業充分發揮産業基礎優勢,培育壯大新能源製造業、大數據産業、現代綠色高載能産業。
甘肅電投集團依託金昌紫金雲大數據産業園,引入“天翼雲”等入駐上線,推動國家北斗導航數據服務甘肅分中心建設,推進風電、光伏、儲能有機協同融合,拉長做深“雲、存、算、智”一體運營的數據信息産業鏈。
蘭石集團加快布局新能源産業,持續開拓核氫光儲及新材料市場,加快鎳基合金冷氫化反應器、換熱器系列産品迭代升級,徹底擺脫材料端被國外壟斷現狀,2022年1至11月累計取得光伏設備訂單16.22億元。
酒鋼集團在做強做精“鋼”産業的同時,發力新能源産業。酒鋼西部重工新能源裝備製造形成風、光電兩大系列産品,“酒鋼西重”牌風電塔筒走向全國市場。
金川集團加快3萬噸新能源電子銅箔、10萬噸三元前驅體二期、10萬噸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東大灘300MW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2022年上半年,金川集團三元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等新材料産業投入同比增長92.3%。
甘肅電氣集團120噸新能源礦卡專用驅動發動機控制系統實現産業化,2022年簽訂合同9361萬元,實現營業收入7465萬元。2021年至今,新能源領域業務累計實現訂貨22億元,有力提升集團新能源領域EPC總包能力,同時帶動甘肅省電工電氣裝備産業鏈快速發展。
甘肅能化集團、甘肅電投集團、蘭石重裝、長城電工入圍2022中國能源企業(集團)500強。
省政府國資委規劃發展處負責人介紹,甘肅省省屬企業在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産業原材料、風電製造、光伏製造、設計施工等方面有着良好基礎。目前,省屬企業在新能源發、輸、變、配、用、儲等領域已具備製造與服務優勢,在設計、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維服務等環節均有布局,力爭到2025年,省屬企業新能源新增裝機1200萬千瓦,新能源電站和裝備製造新增投資突破600億元,新增産值200億元。
風光大省 風光無限
當前,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布局建設大型風光電基地的政策,為甘肅省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帶來重大發展機遇。預計到“十四五”末,甘肅新能源並網裝機可望達到8000萬千瓦。
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甘肅省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加快培育風光電全産業鏈體系。先後&&了《關於培育壯大新能源産業鏈的意見》《甘肅省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産業鏈實施方案》,引導市州在做大新能源規模的同時,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促進新能源與相關産業協同發展,完善新能源産業鏈,提升行業競爭力。
2022年以來,省政府國資委&&《省屬企業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産業攻堅行動方案》《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6+1”行動方案》,編制了《省屬企業組建合資公司開展騰格裏沙漠基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新能源項目建設方案》,支持省屬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新能源及裝備製造,建立各具特色、互補互促的新能源産業鏈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甘肅省將緊盯“雙碳”目標,緊抓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布局建設大型風光電基地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打造千億級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集群,真正使新能源成為國家有需要、甘肅有優勢的主導産業,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電網是排頭兵。我們將依託甘肅電網“樞紐型、外送型、清潔型”的“大送端”特徵,發揮甘肅清潔能源外送優勢,率先建成甘肅特色、綠色低碳的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區。深度融入甘肅新能源産業鏈,發揮甘肅電網作為新能源産業鏈轉化應用樞紐中心的作用,全力服務甘肅“風光大省”加快向“風光強省”邁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佔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