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縣有14萬山裏娃考上大學 會師聖地的育人三部曲
2022-11-30 08:38:54 來源: 半月談
圖集

    原標題:這個縣有14萬山裏娃考上大學 會師聖地的育人三部曲 

    半月談記者 馬維坤 張 欽 崔翰超 白麗萍

    今年是恢復高考45周年。在紅軍長徵會師聖地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自1977年以來,累計有14萬余名山裏娃走出大山、考上大學,相當于全縣現有人口的1/4。

    從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寒門出貴子的故事綿延半個世紀,交織成一部知識改變命運、不斷深化教改、全面立德樹人的時代樂章。

    命運交響曲:知識破解千年貧困魔咒

    1977年恢復高考,家住會寧縣的黨佔海迎來人生轉折點。

    黨佔海家世代都是農民。他上學時記憶最深刻的,不是翻越那幾裏崎嶇的山路,而是饑餓感,是每天8兩“返銷糧”填不飽肚子的感覺。

    那段艱難的歲月裏,求知的渴望支撐著他。恢復高考後,黨佔海考取甘肅農業大學農學係,畢業後進入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長期從事胡麻的研究工作,為我國胡麻育種、抗病等領域研究作出貢獻。“如果沒有教育、沒有高考,我不可能從事研究工作。”如今已67歲的黨佔海説。

    黨佔海的經歷濃縮了許多農家子弟的成才之路。恢復高考45年來,會寧縣累計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了 14萬余名大學生,培養出6000多名碩士、1500多名博士。在這個小縣,普通農家“一門三博士”“一門五碩士”的成才故事,激勵著一代代人用知識擺脫貧困。

    苦樂變奏曲:從“三苦”到“兩樂”

    今年59歲的杜正權是會師中學愛因斯坦音樂實驗班創始人之一,他從48歲那年開始學習演奏薩克斯。“學薩克斯是為了突圍,也是在探究教育的本原。”杜正權説。

    會寧教育有名,曾經因為“三苦”:學生苦學、教師苦教、家長苦供。在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基礎落後的地方,要跳躍“農門”,只能苦中作樂。

    “苦學”一定程度上也是“死學”的代名詞。如何改變?會師中學不斷思考探索。“愛因斯坦、錢學森等大師不僅學術成就驚人,而且藝術造詣高深。我們就琢磨是不是將藝術作為學校探索快樂教育的‘第一只螃蟹’。 ”曾任會師中學校長的吳泰祥説。

    2011年8月,“愛因斯坦班”在會師中學誕生,這也是會寧縣第一個學生管樂團——會師中學學生樂團的雛形。

    如今,會寧城鄉建成31所特色學校。舞蹈、科技、足球等各類特色社團豐富了師生的校園生活,也拓展了他們人生的寬度。

    會寧當地的教育理念正變“三苦”為“兩樂”:學生樂學、教師樂教。會寧縣委書記劉正祥説,要把快樂和興趣還給孩子,進一步擦亮會寧教育的金字招牌。

    改革協奏曲:校準教育機會公平

    從會寧縣城出發,在焦黃、紅褐的山巒中行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白銀市唯一扎根農村的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會寧三中。

    這所學校成立已有67年,學生幾乎是清一色的農家子弟,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已累計向各大院校輸送了上萬名學生,培養出會寧縣第一位“雙博士”。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興辦的第一所高中設在農村,就是希望優質教育資源跟著老百姓跑,而不是老百姓跟著優質教育資源跑。”會寧三中校長魏成章説,盡管不少地方的農村高中已被撤並或搬遷進城,但會寧縣始終堅持保留一所農村優質高中。

    會寧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得益于推動教育的城鄉均衡發展、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會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池柳説,數十年來,會寧縣堅持不掐尖、不壘大戶,避免一所中學獨大獨強。

    回望過去45年,每一次深化改革,都是為了校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教育機會公平兩個“車輪”。“我們那一代山裏娃求學是為了求生而走獨木橋。”會寧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張貴榮説,“現在,孩子們同樣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但已馳騁于全面成才的立交橋上。”

    會寧縣縣長郝明説,展望未來,唯有繼續以改革的辦法推動縣域教育高品質發展,會寧孩子的成才之路才會越來越寬。

會寧縣第一中學學生在進行課間操活動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917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