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初夏,萬物生長,是眾多鳥類繁殖的季節。近日,民樂縣森林濕地草原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民樂境內某水庫附近一處30多米的懸崖陡壁上發現了“鳥中大熊貓”——黑鸛的蹤跡。
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以魚為主食,棲息於河流沼澤地帶,4至7月為繁殖期,營巢於偏僻、人類干擾小的地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去年4月份,我們就發現了黑鸛的蹤跡,但因為過境時間短、數量少,難得一見,判斷它們只是途經民樂做短暫的休息。考慮到黑鸛有沿用舊巢的習性,今年我們對其進行持續追尋,通過架設紅外線監測相機、無人機巡查拍攝等監測方法不間斷蹲守,終於有了重要發現。”民樂縣森林濕地草原保護站工作人員説。
前不久,附近群眾向民樂縣森林濕地草原保護站工作人員反映稱,他們此前經常找尋的嘴紅腹白全身黑的“大鶴兒”飛進山裏的陡壁上不見了。民樂縣林草局立刻組織工作人員攜帶設備前往目擊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山涉水,驚喜地發現了黑鸛的巢穴。

經微型無人機探測,發現陡峭的崖壁上,灰色的鳥巢內兩雛鳥相擁而簇,而成鳥一直警惕地在空中盤旋飛翔。由於怕驚擾到黑鸛,工作人員在確認後便悄悄離開。

黑鸛對棲息地的要求非常高,只有良好的生態條件才能吸引到這位“貴客”。近年來,隨着祁連山生態狀況逐年好轉,民樂縣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野生動物數量穩步增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范海瑞 通訊員 王曉涇 巴月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