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新氣” 接“地氣” 攢“人氣”——甘肅省委講師團創新開展“微宣講”
甘肅省委講師團創新開展“微宣講”系列短視頻,聚焦青年關注點和興趣點,以全新的方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講述中國共産黨堅守的初心使命、創造的不朽業績、孕育的偉大精神,為青年獻上了一堂堂生動、有趣的課程,讓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厚植廣大青年心中。
廣泛參與 青年學子來登&
打開“學習強國”手機APP,在甘肅學習&&下有一系列專題微視頻備受關注,這些微視頻中的主人公或是小學生,或是青年學子,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宣講着“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成為該&&一道亮麗的風景。
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曉莉告訴記者,要做好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關鍵在人、在隊伍,只有隊伍強起來,理論宣講工作才能強起來。“要想讓學生、青年更好地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就要讓他們身邊的人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蘭州大學“青馬”宣講團學生林小淳,以《丹心澄澈 一脈相承》為題,抒發“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生動講述青年一代以幹勁、熱情書寫青春答卷的先進事跡。該視頻一登上甘肅學習&&就受到一致好評,播放量達16525次。
為此,“學習強國”甘肅學習&&聯合蘭州大學推出了《頗有道理》系列短視頻。而省委講師團也特別注重引導青年人參與,鼓勵青年運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常用載體,展現好黨青春蓬勃的氣質、風華正茂的氣象,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主講人。

理論宣講節目《頗有道理》。省委講師團供圖
“我們的主講人不只有少年兒童、高校學生,還有高校老師、企業職工,也有機關幹部、公安幹警、消防指戰員、新聞工作者、鄉鎮社區工作者和博物館紀念館講解員等,主講人隊伍實現了多行業多領域多系統覆蓋。活動開始以來,共有130多人參與拍攝。”李曉莉説。
角度創新 課堂生動又有趣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個個少年英雄在民族危難時刻,他們和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甘肅省蘭州市蘭煉二小主講人溫簡萁今年只有9歲,她運用情景重現的表現方式,搭配精良VCR,聲情並茂地講述“小蘿蔔頭”宋振中的故事,將觀眾帶入了那段不能忘卻的歲月,既打動人心,又觸動心靈。

資料圖
台下200多名觀眾聆聽了這位“小老師”的宣講後紛紛&&,“稚嫩的聲音卻講出了深刻的道理,這就是新時代少年兒童的樣子,真棒!”
省委講師團潘志強介紹,這些專題微視頻,每期時長大約在10分鐘,主講人都在嘗試着以更生動的方式,讓宣講更有感染力説服力。
“比如在講述過程中穿插新聞圖片、紀錄片、專題片等資源,大量運用現場表演、動畫製作、無人機航拍、延遲攝影、VR視頻等方式。”
堅持把講理論和講政策,講“國之大者”和講群眾感受結合起來,既見事實,又見思想,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將黨史故事娓娓道來,切實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説服力。
內容鮮活 理論宣講“微品牌”逐步呈現
“學習強國”甘肅學習&&聯合西北師範大學製作的《習語“典”讀——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雙語解讀》系列微課100講,被中宣部“學習強國”主&&採用並在首頁首屏重要位置推薦展示。這一系列視頻累計閱讀量超3000萬,點讚超200萬。

《習語“典”讀——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雙語解讀》視頻截圖
甘肅理論宣講微品牌已逐步形成。
潘志強説:“與傳統的宣講形式相比,‘微宣講’的優勢在於信息傳播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能夠更好地提升宣講的到達率、提升率。甘肅省各級各部門打破傳統、固定的宣講形式,充分發揮‘微宣講’的優勢,不斷拓展宣講內容、優化宣講語言、活用宣講案例,廣泛引用身邊的鮮活案例和網絡熱點展開論證,打造黨員幹部群眾愛聽愛看的‘甘味’宣講。”
據悉,除了《“理”響新時代》《頗有道理》在全省上下引起強烈反響外,蘭州大學青年思政課教師創作推出的“《論中國共産黨歷史》有問必答”短視頻,在抖音號累計閱讀量超8萬人次,點讚超4000人,在今日頭條號展現超2萬次,閱讀量近1000人次,在微信視頻號累計閱讀量超4萬人次,點讚超3000人;深入挖掘隴原大地蘊藏的“精神富礦”,形成“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系列短視頻,網絡閱讀量超10萬人次。
(記者 張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