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緻蘭州——第二屆中國著名作家蘭州采風行”活動圓滿收官

9月30日,“精緻蘭州—第二屆中國著名作家蘭州采風行”活動圓滿收官。該活動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香港商報聯合舉辦。期間,以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原中國作協副主席、湖南省作協主席譚談為團長,5名全國知名作家組成的采風團在蘭州進行了為期3天的采風調研,用文學的方式全方位展現蘭州乃至甘肅的革命歷史、絢麗風光、風土人情和文旅融合發展成就,為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市、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戰略性支柱産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學支持。

參加本次采風活動的作家都是活躍在當今文壇的文學大家。譚談還有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協會主席吳克敬,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副主編、《中華辭賦》社長王冰,《人民文學》編審、兼任文匯出版社“名家·金散文文叢”主編楊海蒂。

活動期間,采風團先後打卡蘭州黃河風情線、金城關文化博覽園、蘭州市博物館、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蘭州水墨丹霞、河口古鎮、黃河樓、蘭州老街、興隆山、榆中浪街、甘肅三木自行車博物館等地。

“天藍、樹綠、黃河不‘黃’。”作家們紛紛感嘆,“黃河之都”名不虛傳。譚談&&,一路看來,蘭州不僅擁有作為絲路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擁有現代化都市的潮流氣息,尤其是像黃河樓、蘭州老街這樣新建的旅游景區,將地方元素完美融入其中,可以讓大家在游覽時和蘭州進行一次零距離的 “對話與思考”。

王冰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雖來過蘭州多次,但從未抵達河口古鎮,古樸的建築,讓這座現代化城市中透着一種深沉的底蘊,同樣,民族團結在這裡也有深刻的體現,是出乎其意料的。“蘭州給我的印象和大多數西北城市一樣,不説風沙漫天吧,已入深秋,至少應該是蕭索的。”《人民文學》編審、兼任文匯出版社“名家.金散文文叢”主編楊海蒂登上黃河樓,一覽黃河兩岸風光後説,從沒有想過蘭州會這麼美麗,從黃河風情線到河口古鎮,再到水墨丹霞,如今俯瞰整個風情線,感覺蘭州不輸江南。

“這不是蘭州的山,我對北方的山太熟悉了,即便植被茂盛,遠達不到這樣的盛景。”吳克敬在看到興隆山盛景時直呼不敢相信。“這地方很適合放鬆休閒,能夠讓人靜下心來創作。”吳克敬同樣對榆中縣浪街村黃河驛窯洞康養民宿讚不絕口,同時他建議將周邊村民都納入進來,通過該項目的發展壯大,吸引外出當地人才回鄉就業,在帶動地方整體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民宿康養也可以汲取養分,不再是“無根浮萍”,達到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一個良性循環。

路英勇對蘭州的感情很深。“我30年前在西北師範大學就讀研究生,這次故地重游,喚起了很多的美好回憶。通過幾天的參觀,蘭州的變化令我難以置信。這次的所見所聞會讓我産生很多的靈感,一定要將這些寫成文章,向外宣傳蘭州,為蘭州發展點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