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集體行動 存款利率進入2%時代
2023-06-09 08:55:42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一輪存款利率下降開啟,銀行存款利率邁入2%時代。8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具體來看,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0個基點,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5個基點。調整後,活期存款利率下調至0.20%,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2.05%,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45%,五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2.50%。

  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同時中小銀行將梯次跟進調整。但考慮存款利率目前已經處於較低水平,以及隨着宏觀經濟恢復、融資需求上升,未來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

  國有大行率先調整

  中小銀行梯次調降

  去年4月,為了進一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央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彼時國有大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銀行下調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2022年9月,第二輪調降開始,國有大行三年期存款産品均降15個基點,其他期限則降10個基點左右,後續多家股份制銀行陸續跟進。

  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加入調息陣營,紛紛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此外,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加點上限也受到限制,部分銀行下調55個基點。

  此次銀行存款利率的調整重點在一些利率明顯偏高、期限較長的存款。“6月8日起下調的依然是長期存款利率,長期存款成本成為各大銀行的重要壓降對象。”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

  掛牌利率與實際執行利率存在一定差異,實際執行利率一般高於掛牌利率。銀行會先對掛牌利率進行調降,但為了吸引儲戶,實際執行利率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浮。

  此次國有銀行再度集體下調存款利率,是否還會引發新一輪銀行跟進調整?劉銀平分析,近兩年存款利率普遍下調均是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下,由國有銀行率先調整,其他銀行再跟進下調,帶動行業整體存款成本率下降。

  因此,中小銀行有可能梯次跟進調降。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部分中小銀行由於融資渠道窄、成本相對高等,凈息差壓力大,有調降存款利率需求。“這種梯次調降的方式,有助於穩定存款市場秩序。”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預計大型商業銀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之後,中小銀行將跟進下調存款利率。但“後續其他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幅度、節奏不會完全一致。一般而言,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仍將高於大型銀行”。

  緩解銀行息差壓力

  增加讓利實體動力

  近年來,國內金融逆周期調節,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疊加部分儲蓄定期化增加銀行綜合負債成本等,部分銀行凈息差壓力增大。數據顯示,2023年1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1.74%。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我國銀行業規模增長較快但盈利增速趨緩,部分省份銀行業利潤出現負增長。“一季度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僅1.3%,增速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22年商業銀行凈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勢。銀行息差縮窄及凈利潤增速下滑,影響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可持續性,也將影響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董希淼&&,通過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來延緩銀行業息差縮窄壓力、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在當前仍然具有必要性。

  降低銀行存款成本有助於銀行提升支持實體能力。周茂華&&,銀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合理降低存款利率,有助於降低負債綜合成本,緩解經營壓力,並為銀行進一步合理讓利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拓展空間。

  近期國內市場利率再度回落,為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創造條件。“3月以來,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93%降至目前2.71%附近,存款利率仍處於相對高位,反映目前存在一定下調空間。”周茂華&&。

  利率下行大勢所趨

  資金回流理財産品

  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董希淼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存款利率仍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認為:“一方面,監管層面有動力去持續推動存款利率下降,來保障銀行合理利差範圍,從而增加銀行向實體經濟進行信貸支持的動力。另一方面,存款持續高增,銀行在負債端攬儲壓力較小的基礎上,自身也有動力去下調存款定價來保障利差。”

  存款還有多少降息空間?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分析,不包括此次降息,未來1—2年存款平均利率仍有約20基點的進一步降息空間。“定期存款和企業活期存款下調空間較大。”

  存款利率的下行將傳遞到貸款利率上。“負債端成本下降後,或將傳遞到資産端,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考慮到目前貸款利率已經處於低位,未來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董希淼&&。

  存款利率下降後,周茂華認為,中小銀行存款收益率仍具“吸引力”。“儲戶出於便利需求和路徑依賴等,短期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存款搬家,存款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競爭秩序。”

  存款收益降低,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推動存款回流到實體經濟及理財市場、資本市場。周茂華認為,存款類産品利率下調,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加之此前金融資産長時間調整、整體估值低窪,帶動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年初以來,理財産品凈值呈現回暖態勢,有助於帶動部分居民儲蓄存款資金重新回流至理財産品。

  董希淼建議,居民要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綜合進行資産配置。“如果要追求高收益,那麼必須承受高風險;如果要追求穩健的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産品、貨幣基金以及儲蓄國債等産品。”

  記者 黎華聯 陳穎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慶招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6112968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