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中考網上志願填報明日開啟,針對今年第一批次普通高中志願數從8個增加到12個的變化,專家&&,雖然普高志願數量增加,但應避免只填同一層次、同一類型的學校,要合理安排志願學校梯度,以提高被心儀高中錄取的概率。
第一批次普高志願數擴至12個
2023年深圳中考中招總體保持穩定,延續了2022年中考中招基本規則。今年深圳繼續實行考前網上填報志願,時間為5月25日至31日。
填報志願批次和志願數量具體為:指標生批次志願數1個;第一批次志願數16個,最多可填報12個普通高中志願,4個中職類學校誌願,考生可根據個人意願安排普高和中職類志願填報順序;第二批志願數量18個;第三批志願數量6個。
深圳市招考辦&&,考生志願是招生學校錄取的重要依據,考生填報志願時要根據自己興趣愛好、自身條件,認真評估自身的學業水平,拉開志願學校梯度,慎重選擇並科學合理填報志願。民辦學校由於辦學成本差異,各校收費標準不同,考生及家長應關注填報志願系統顯示的收費信息,結闔家庭經濟情況填報。市招考辦提醒,考生及家長要對所填報的志願負責,志願填報時間截止後,所有考生志願不能修改。
“要合理安排志願學校梯度,以提高被心儀高中錄取的概率。”專家建議,相對安全的填報原則是安排一些衝高的學校,一部分保穩的學校,再排一些保底的學校。這樣萬一發揮不好的時候,有學校可以兜底。
指標生控制線
不能作為第一批志願填報參考
今年深圳中考中招的另一大政策變化是優化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劃定規則,具體為:2021年及以前開辦的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或ACD類指標生2023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該學校前兩年(2021及2022年)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2年開辦的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指標生2023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2021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與2022年該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3年新建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分別為前兩年(2021及2022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需要注意的是,各公辦普高指標生錄取控制線不等於該校指標生錄取分數線,也與該校當年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無關,考生和家長不能將指標生錄取控制線作為填報當年第一批次志願的參考。
符合指標生資格條件的考生可填報1個指標生志願。考生在網上填報志願時,可在指標生批次選擇1個公辦普高作為指標生志願。指標生批次志願與第一批次志願相互獨立,指標生志願僅作為考生錄取該校指標生的依據,如考生要參加該校普通生錄取,仍須在第一批次填報該校誌願。
專家&&,指標生相當於“校內競爭”。在某些初中學校,對於某一所高中學校指標生的競爭可能會非常激烈,在指標生批次錄不上,但也可能在第一批次被錄取。所以對於特別喜歡的高中,也可以在指標生和第一批同時填報。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在指標生批次中被錄取,不再參加後續批次投檔。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不再作為同分比較條件
今年深圳的中考中招政策變化還包括: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不再作為同分比較條件及指標生志願填報資格審核條件。省一級學校所錄取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須為“達標”;嚴控加分優待項目,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僅對符合條件的軍人、警察、消防、烈士子女給予相應加分投檔。
對於家長關注的中考如何投檔問題,記者從深圳市招考辦獲悉,深圳市中考招生錄取以中考成績和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主要依據。根據考生中考成績、所報志願順序和各學校的招生計劃,投檔生成各學校最低錄取標準。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依照志願順序”,在中考總分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同分比較”優先投檔,比較順序為:(1)生物與地理(合卷)分數高者優先;(2)語、數、英三科總分高者優先。具體投檔、錄取按照市招考辦制定的操作細則執行。
省一級學校所錄取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須為“達標”,省一級公辦普高所錄取的考生語文、數學、英語、物理與化學、歷史與道法單科等級須在C+以上(含C+),體育單科等級為C以上(含C)。
需要提醒的是,分數高的學生優先選擇,並非説志願可以隨便填。比如某位考生將A學校填到第二志願,分數也能夠上該學校。但若第一志願填報的B學校錄取分數線更低,會被投檔到B學校。某一所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是在投檔結束後自然産生的。分數線很難準確預估,切勿盲目聽信。
錄取分數線如何産生?據了解,深圳市招考部門在同一批次的學校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依照志願順序”的原則,根據招生計劃、考生志願,按考生中考總分(含政策性加分)從高到低的順序投檔,由系統自動生成各學校最低錄取標準。(記者 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