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齊發力 潮州小店“攪動”本地消費“一池春水”
2023-04-20 13:55:28 來源: 證券日報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從鳳凰山茶園採摘,到工廠加工,再到茶舍品茶,我們家自産自銷的‘單叢茶’,能讓游客完整感受‘工夫茶文化’。”潮州古城青竹茶捨得主理人謝育紅介紹,今年店裏高峰時期的客流量比去年多了7、8倍。

    “最近游客量明顯上漲,一天營業額最高有2萬元。”主營油柑橄欖汁的黑人叔叔茶飲店,在古城鼎沸的旅游人潮中開啟了忙碌的一天。

    從雲霧繚繞的鳳凰茶園,到古色古香的太平路牌坊街,潮州街頭巷尾的萬千小店,既傳承着本地文化,又成為透視消費潮流的重要窗口。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潮州旅游相關訂單量同比增幅達96%。僅2月份,&&上潮州新開的小店數,同比去年增速近50%。越來越多的本地特色小店,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經營,成為激活消費、提振經濟的“一池春水”。

    “傳統工夫茶”搭上數字化快車古城“小茶館”傳承“大文化”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在牌坊街石碑巷,一間潮州“四點金”民居裏,謝育紅正忙着用自家鳳凰山茶園新出爐的單叢新茶,給客人衝上一杯。

    生於單叢工夫茶世家,祖祖輩輩以茶為生,謝育紅對潮州工夫茶懷抱着特殊的使命感,“我覺得發揚茶文化是一份責任,接手青竹茶館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她&&,只要有空,自己都會向到店顧客示範和講解工夫茶相關知識。

    ▲作為青竹茶舍主理人,謝育紅會親自向顧客示範和講解“工夫茶”相關知識。(受訪者供圖)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工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俗,隨時隨地掏出一套茶具,悠然自得地衝一杯茶,則是很多潮州人的隱藏技能。事實上,工夫茶已經成為潮州的一張文化名片,游客來到潮州,找一間小茶館,一頭扎進慢生活裏,正成為一種新潮流。

    “最近游客多,大部分是通過大眾點評等線上&&找到我們,來之前一般會打電話預約,並購買團購券。”謝育紅介紹,店裏最近生意好,高峰期一天接待了70多位客人,客流量是去年的7、8倍。

    “適合旅游累了歇腳,環境清幽,度過了難忘的下午。”“這家讓我們感受了一把潮州茶文化。”“在熱鬧牌坊街裏難得的寂靜好去處,團購套餐划算,可以體驗沖茶。”大眾點評上,不少外地游客留下了筆記攻略和體驗評價。

    在牌坊街的另一頭,從服裝行業退休的蘇美君,也將自家祖屋收拾出來,開了一家名叫“夏野”的茶館。“對於本地人來説,工夫茶的文化和技法都像刻在骨子裏。”蘇美君&&,這份“退休新事業”中最有成就感的環節,是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潮州茶文化。

    ▲游客來到潮州,找一間“小茶館”,一頭扎進“工夫茶”的慢生活裏,正成為一種新潮流。(受訪者供圖)

    “今年以來,游客估計多了4成,年輕人佔了大頭。”蘇美君算了算,由於年輕群體更習慣通過線上&&找店和看攻略,店裏顧客一半是通過大眾點評、美團等&&找到夏野茶館。此外,線上的團購套餐也招來好生意。蘇美君介紹,自己今年六十多歲,是個“線上化經營”的初學者,“最開始是我女兒幫忙上了團購套餐,後來美團的業務員也提供了很多實操建議,例如‘門店信息’‘標題設置’等細節。現在超過一半的顧客是被性價比高的套餐吸引來店裏體驗。”

    ▲不少外地游客體驗完後,紛紛留下了筆記攻略和體驗評價。(來源:大眾點評App)

    搭載“潮州旅游熱”快車,乘上“數字化運營”東風,古城小茶館正成為“工夫茶文化”的載體和窗口。美團、大眾點評等線上&&,帶動潮州小茶館持續出圈,以“茶葉+文化+體驗”的方式將進一步刺激本地消費,促進潮州經濟發展。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近30天內,潮州“茶”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304%,其中茶館、茶室搜索量增長超150%,相關筆記、評價同比增長近140%,35歲以下年輕群體佔比近80%。

    單叢、油柑牽手咖啡奶茶“古城新潮味”推動潮州小店生意忙

    油柑美式、單叢茶蛋糕、橄欖油柑茶……潮州古城,本地的年輕人不斷將傳統文化與消費新趨勢結合,跑出小店發展“新通路”,獨立咖啡館、新式茶飲店等新業態正在潮州遍地開花。

    踢桃咖啡便是典型。“如果説工夫茶是慢生活的代表,咖啡則成為當地年輕人必不可缺的‘功能性飲品’。”觀察到本地市場對於咖啡的差異化需求後,90後冰冰開了這家“在地化”獨立咖啡館,一開就是十年。

    坐落於古城居民區的隱秘小巷,踢桃咖啡擁有能俯瞰整個古城的屋頂。“當時特意租了老民居,希望顧客可以體驗到在老房子屋頂邊喝咖啡邊看落日的感覺,沉浸式體驗古城慢生活。”冰冰介紹。除了選址,踢桃咖啡在菜單上也做了在地化的嘗試。“我們的目標是基於古城文化做獨立的咖啡品牌。”冰冰&&,踢桃結合本地文化,推出了油柑美式、黃皮美式、單叢茶蛋糕等一系列創意餐品,“這樣一來,人們就能擁有一份關於咖啡的潮州古城味覺記憶。”

    ▲坐落於古城居民區的隱秘小巷,踢桃咖啡擁有能俯瞰整個古城的屋頂。(大眾點評App)

    “美式的苦配上油柑的澀,後頭微微來的甘甜。”“這家店雕欄玉砌猶在,俯瞰古城喝着咖啡,韻味十足。”“外出旅行還是戒不掉咖啡,油柑美式確實讓我又驚又喜。”傳統與新式口味融合的經營思路,不僅滿足了當地消費者,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對“潮州文化”感興趣,對“咖啡”上癮的外地游客。在大眾點評上,“古城咖啡”收穫了不少好評,踢桃咖啡的生意蒸蒸日上。

    “最近幾個月,小店日訂單量高峰可以到200單,不少游客是被&&上一些攻略筆記種草來的。”冰冰提到,因為店舖不在街面,線上&&的“引流”功能幫了大忙。“踢桃從開業以來就居當地大眾點評咖啡熱門榜榜首,游客們跟着榜單推薦,優先選我們家來體驗。”

    踢桃咖啡不是個例。在竹木門城樓附近,將油柑橄欖等當地特色食品,與茶飲結合的黑人叔叔茶飲店,同樣感受到了線上&&的“魔力”。

    “大部分游客看到店舖線上頁面經營得好,還有團購優惠,就更願意來,最近高峰期營業額能有2萬元。”黑人叔叔茶飲店的老闆提到,自己非常看重“線上門店”經營,“我們會推薦消費者通過團購買單,目的是把店舖經營數據留在線上,未來吸引更多新客過來,形成正向循環。”

    潮州的青竹茶舍、夏野茶館、踢桃咖啡,受本地旅游熱的帶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經營,劃出消費提振的上揚曲線,成為拉動本地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

    為助力更多小店客流回升、人氣變旺,美團等&&正通過數字化技術,幫助小店實現經營在線化、服務標準化,讓有需要的人更便利地找到身邊小店,也讓寶藏小店被更多人熟知。數據顯示,2022年,美團上新開小店的同比增速達7.2%,2023年以來,美團上新開的小店已新增近50萬家小店。僅2月份,&&上潮州新開的小店數,同比去年增速近50%。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慶招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611295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