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鐵路百年建築“重生”
2022-12-19 10:39:43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修繕一新的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址

  修復時拆卸的青磚

  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照。(街坊提供)

  汕汕鐵路潮南跨深汕高速特大橋連續梁合龍。(汕頭市交通局供圖)

  日前,有着100多年歷史的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址已基本修繕完成。這一坐落於汕頭火車路18號的老建築,見證了中國首條由僑商私辦的鐵路——潮汕鐵路的歷史。從費時10余小時到僅需1小時20多分鐘,100多年前,潮汕鐵路的建成大大縮短了汕頭與潮州間的時空距離。而今天,隨着粵東城際鐵路全線開工建設,汕潮揭半小時城市通勤圈已呼之欲出,汕頭交通迎來跨越式發展。

  一座百年老建築的“重生”,喚醒了城市的歷史記憶,也記錄着時代的發展變遷。

  見證:中國首條僑商私辦鐵路

  冬日暖陽灑在汕頭烏橋島上,歷經百年歲月洗禮的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址重新煥發新的生機。斑駁的外墻、山字形的建築格局,無不訴説着這裡曾經有過的輝煌與成就。

  20世紀初,在“實業救國”等思想的影響下,許多愛國華僑響應號召回國興辦企業。1904年,祖籍梅縣松口的印尼華僑張煜南和張鴻南兄弟籌資成立“潮汕鐵路有限公司”,開始興建潮汕鐵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由華僑投資興建的純商辦鐵路。鐵路主幹線自潮州府城西門外起至汕頭廈嶺港,全長39公里,沿途設置庵埠、彩塘、浮洋、楓溪等站點,於1906年投入運營。1908年,潮汕鐵路加築意溪支線後,合共42.1公里,沿線10個站點。自此,潮汕地區踏入火車時代。

  政協第十四屆汕頭市委員會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張耀輝告訴記者,韓江下游水道蜿蜒曲折,20世紀初,時逢多年枯水期,水路運輸受到比較嚴重的限制,從汕頭抵達潮州意溪碼頭需要11到18個小時不等。潮汕鐵路的開通改變了這一狀況,從1935年的鐵路時刻表中可以發現:潮汕鐵路由汕頭站抵達意溪站時間約1小時20多分鐘,每天開行6趟,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七七事變”後,因抗戰需要,鐵路於1939年6月被全部拆毀。而與潮汕鐵路一併退出歷史舞&的,還有位於汕頭火車路18號的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該建築逐漸荒廢。直到2019年底,汕頭市金平區啟動潮汕鐵路總務處車務處舊址修繕保護工作,這座“養在深閨”的百年老建築才迎來了“重生”。

  “重生”:廣州汕頭專家“在豆腐上做換骨剝殼手術”

  談到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址的修繕工作,參與其中的張耀輝坦言“不是一般的難”。他告訴記者,該舊址修繕保護工作啟動後,來自廣州和汕頭的約10位古建築修繕專家多次開會研究修復方案。“當時發現這處舊址時,它被其他大大小小多處建築物緊緊包圍,有民居廠房倉庫等,且建築內部長有5棵大榕樹,部分根莖甚至穿墻而過。”張耀輝感慨道。而前期的地質勘測報告顯示,該舊址地下10余米都是泥,存在地基不穩、後期加建等問題。

  張耀輝介紹,為最大限度保留原建築,復原過程盡量使用原拆卸的建築構件、材料,確保復原建築部分與原建築風貌和細節相同。整個修復過程分三步走:先將不屬於該建築的部分如樹根清理掉,再對建築本身進行標記,哪些屬於原建築,哪些屬於後期加建,最後再進行逐一修復。“我們發現整座建築北立面墻保持較為完整,於是決定將整面墻加固保留下來,作為舊址的‘門面’和‘衣服’。”張耀輝介紹説,同時將其他部分的青磚一塊塊小心翼翼地拆卸下來,用來替換掉北面墻上破損的青磚。

  由於該建築的部分結構已被日軍炸毀,如何還原它的原貌?為此,張耀輝和專家們在建築周邊四處蒐集相關歷史資料,終於在一位街坊家中找到其祖輩留下的4張珍貴老照片。根據老照片中清晰的畫面,專家們重新給整棟建築造了一個等比例新框架,並將北面保留下來的舊墻嵌入新框架裏。“就像在這件‘衣服’裏穿了很多鋼筋,再挂進新框架裏,整個過程都要十分小心謹慎,所以説是在豆腐上做換骨剝殼手術。”張耀輝打趣道。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車務處舊址建築外部已於近日修繕完成。修繕項目工程總用地面積1549平方米,主體建築佔地面積約334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80平方米。作為南粵古驛道項目的重要站點,舊址內部未來還將設置相關展陳,為民眾了解潮汕鐵路歷史提供新的空間載體。

  跨越:打造以汕頭為中心的區域鐵路樞紐

  當年潮汕鐵路的拆毀,讓潮汕地區進入了長達56年的鐵路交通“真空期”。直到1995年廣梅汕鐵路的建成,才讓火車的汽笛聲重新響徹潮汕大地。近十年汕頭鐵路建設飛速發展,從2013年廈深鐵路建成通車,到2018年“高鐵進城”,目前境內已建成廈深鐵路和廣梅汕鐵路“一橫一縱”兩條鐵路線。據汕頭市交通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廈深鐵路建成通車以來,汕頭鐵路客運量以平均每年34%的速度增長,至2019年年客運量已接近一千萬人次。

  目前汕頭在建鐵路項目有汕汕鐵路、粵東城際鐵路和廣澳港區疏港鐵路。其中,汕汕鐵路是沿海通道上的大動脈,建成之後汕頭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將更加緊密;粵東城際鐵路“一環一射”串聯汕潮揭三市中心城區與重要交通節點,並在汕頭站與汕汕鐵路實現無縫換乘,一方面推動汕潮揭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水平,提升都市圈發展能級;另一方面有力推動了汕潮揭都市圈加快融入“雙區雙城”。

  今年10月底,粵東城際鐵路全線開工建設,汕潮揭三市中心城區通勤時間有望縮短至半小時;明年,汕汕鐵路汕尾至汕頭南段將建成通車,汕頭至廣州的用時有望縮短至1.5小時左右。

  汕頭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員&&,目前汕頭市正着力構建“3+2+2”客運高鐵通道、“三縱”貨運鐵路通道和“三環”城際鐵路網,形成點式集聚要素、線性連接城市、網狀覆蓋都市圈的格局。汕頭正圍繞省交通“十四五”規劃“支持汕頭建設區域鐵路樞紐”的要求,按照“貫穿沿海、輻射內陸、串聯港區、銜接組團”的總體思路,打造以汕頭高鐵站為核心的區域鐵路樞紐。未來,汕頭將進一步加快實施漳汕鐵路,打通沿海北上的通道;謀劃汕頭經河源至韶關的鐵路通道,擴大汕頭向內陸輻射的縱深;加快推進海門港疏港鐵路納入規劃並啟動建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家源(除署名外)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曉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811292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