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林業局印發《廣東省林草中藥材産業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要以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為核心,突出大宗和特色嶺南中藥材規範化生産基地建設,形成産業鏈完整、質量生産全程可控的廣東林草中藥材産業綜合發展體系,築牢有廣東特色的林草中藥材保護與發展的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實現廣東林草中藥材生産規範化、産業化和現代化。
《指南》將全省中藥資源劃為4個區,包括粵東南亞熱帶丘陵平原家種、野生藥材區,粵西南亞熱帶丘陵&地家種、野生藥材區,粵北中亞熱帶山地野生、家生藥材區,珠江三角洲南亞熱帶山地家種、野生藥材區,並明確了每個産區的主要藥材資源和適宜種植的中藥材種類。
此外,《指南》明確指出重點任務是加強廣東林草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集中藥材種質資源保存、科學研究、繁育示範、技術推廣、人文教育、森林康養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廣東林草中藥材育繁推一體化的創新發展基地。建設廣東林草中藥材的生態培育及産業化基地,重點在北部生態發展區打造西江肉桂、連南瑤藥、南雄銀杏、平遠梅片樹等特色南藥規範化種植養殖基地,推進廣東林草中藥材種植的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數字化,打造新時代南藥金字招牌,促進嶺南中藥材的産業化、品牌化經營。建設廣東林草中藥材産地初加工與倉儲物流基地,保證所産藥材得到及時加工和收儲,方便銷售和運輸。完善廣東林草中藥材産業發展服務體系,根據廣東林草中藥材産業發展需要,提供生産技術、信息、質量檢測等産業服務。提升廣東林草中藥材相關大健康産品研發水平,推動嶺南中藥材生産技術創新升級和成果轉化,推進中藥材全産業鏈發展和轉化增值。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融合發展,開發更多體驗性強、參與度高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和中醫美容、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旅游産品,打造青蒿、天然冰片、何首烏、巴戟天、荔枝、肉桂、桂圓、陳皮、橘紅等生態旅游基地,打造嶺南中醫藥文化品牌和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範基地,拓展中醫藥旅游産業鏈,完善中醫藥健康旅游相關標準體系,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高質量發展。 (記者/邵一弘 通訊員/林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