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藝在表演鐵線拳。鐵線拳是洪拳的一種。

以洪拳為主題的表情包。設計者李欣怡現為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老師。

①在功夫音樂舞&劇《我是黃飛鴻》中,小演員全情投入到表演中。

②南海洪拳進校園。

③練完洪拳再練醒獅。
每逢周末,從下午3時開始,佛山南海疊北麥氏大宗祠的一處小院總會迎來十幾名洪拳練習者。他們分隊一字排開,在師傅的指導下反復練習洪拳招式。徒弟們整齊劃一的動作、練功時發出的“哼哈”聲、師傅們的教誨聲、醒獅的閃挪騰移……構成一幅幅熱鬧的場景,讓麥氏宗祠成為南海洪拳的推廣地之一,也印證了嶺南“只要有祠堂,就會有獅子、洪拳”的説法。
日前,南海洪拳入選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這着實讓佛山洪拳人興奮了一把。南海區武術協會會長、洪拳非遺傳承人王冠藝&&,近幾年來,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南海洪拳被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元素,通過拍攝MV、編排音樂劇、正骨推拿、製作表情包等方式,讓洪拳更貼近生活,從而煥發新的活力。
歷史:
洪拳清代傳入南海 繁衍傳承超200載
作為南拳“洪劉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在佛山有着悠久的歷史。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雪蓮著有《佛山武術史略》一書。她介紹,洪拳在清代傳入南海,代表人物有梁坤(即鐵橋三)、林福成、黃麒英、黃飛鴻、林世榮、顏殿雄等。
南海洪拳歷經200多年傳承,目前在南海各街鎮、鄉村皆有發展,是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南拳拳種。時至今日流傳較廣的南海洪拳,傳承群體就有黃飛鴻一脈、譚敏一脈、顏振華一脈、精武體育會一脈等。
“洪拳弟子已經遍佈南海各鎮街、鄉村,人數以萬計。據統計,南海共有2700多支武術醒獅隊,其中大部分以習練洪拳為主。”南海區武術協會會長、洪拳非遺傳承人王冠藝&&,近幾年成立的南海區洪拳協會,管理49家以洪拳為主的武館,其中西樵16家、桂城7家、丹灶5家、大瀝4家、獅山7家、裏水3家、九江7家。洪拳進校園教學22所,擁有3600多會員。不僅如此,從南海走出去的洪拳弟子、傳人遍佈世界各地,每年有眾多海外洪拳傳人回南海尋根。
在歌曲《中國功夫》裏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是南海洪拳鐵線拳裏的真實寫照。洪拳氣勢剛猛、勁道十足,以龍、虎、獅、豹、蛇、鶴等的象形與特性結合武術技法創編而成。流傳較廣的三套套路分別是:工字伏虎拳,為洪家初級拳套路,學習扎馬、橋手及內功基礎;鐵線拳,主練內功,屬“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實踐套路;虎鶴雙形拳,屬實戰應用套路。
創新
推廣洪拳金點子多 跨界融合貼近生活
“我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傳承人。”在談到如何推廣洪拳時,王冠藝笑言,除了每個星期堅持教學外,他更多的是帶着大家一起做各方面的嘗試來推廣洪拳。“我們拍過MV,做過音樂劇,製作過表情包。”王冠藝説,就是想要通過各種渠道讓洪拳更貼近生活,從而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認識、了解並且加入洪拳群體中來。
“我在‘跑男’節目表演過洪拳,在2018年央視中秋直播演示過洪拳。”王冠藝坦言,他和師兄弟們還擔任過電影的武術指導,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在文化層面上推廣洪拳。不僅如此,南海洪拳協會還嘗試跨界合作,與青少年宮及佛山本地一家傳媒公司,於2020年7月推出功夫音樂舞&劇劇本《我是黃飛鴻》,併入選佛山市委宣傳部2020年度佛山市文藝精品項目。“舞&音樂節的反響很好,去年就演了三場。”王冠藝説,裏面有大部分是由孩子來完成表演,其中一場在金馬劇院上演,是一票難求。
為何會選擇與音樂劇結合?王冠藝説,他的一位校友鄧耀邦創作了歌曲《葉問宗師》,對佛山功夫傳播有很大的貢獻。王冠藝希望能通過類似的形式來推廣洪拳。在一次與校友鄧耀邦探討如何推動佛山功夫發展時,兩人達成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通過音樂和戲曲推廣功夫。於是,兩人便一拍即合推出了《我是黃飛鴻》這部音樂劇。洪拳與音樂劇結合擦出了新火花。據介紹,目前有影視公司來協商,希望能將少年黃飛鴻搬到熒幕上去。
展望
成功入選省級非遺 期待能進入“國家隊”
日前,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公布,洪拳(南海)入選。“光材料收集都用了大半年的時間。”談到此次省級非遺項目的申報,王冠藝&&,洪拳在全省各地的基礎都不錯,因而在申報上競爭比較激烈。此次成功入選,得到了政府部門、武術界同仁以及協會等大力支持。
“這幾年省裏對省級非遺項目的申請要求更高了。”王冠藝&&,不僅材料需要做得更細緻,還需要通過各方面展現洪拳發展的良好態勢。這意味着需要實實在在的項目來佐證材料裏所説的洪拳發展情況。因此,洪拳協會前期做了很多創新性的活動、開發一些文創産品以及走進校園推廣洪拳。
因為在材料的收集上,需要講清相關歷史脈絡,所以從2020年4月開始,南海洪拳協會在全區各街鎮進行深度資料整理、挖掘及保護工作。其間拜訪了代表性師傅、拳館,整理、挖掘洪拳相關的文獻資料及為老拳師拳術套路進行錄像記錄,進行後續的保護工作。
在談及後續的發展,王冠藝説,接下來肯定要往上再走一步,申請國家級非遺。“申報國家級非遺,南海洪拳有着自己的優勢。”王冠藝説,不少南海洪拳名家都出書立傳,包括《工字伏虎拳》《鐵線拳》《虎鶴雙形拳》《南少林洪拳對練》《南少林十三槍棍》等,這些作品對洪拳傳承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縱深
守正創新更具活力 有“顏”有“料”易出圈
在王冠藝看來,當下,洪拳的傳承發展要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變化創新形式,不僅要在教學改革上創新,在傳播渠道和內容上也要注入更多的新元素,豐富洪拳的文化內涵。
據介紹,南海區洪拳協會一方面爭取政府支持,將南海洪拳的保護計劃列入地方政府的文化和體育建設計劃,爭取地方財政專項經費用於保護工程;另一方面不斷加大現代元素的注入,提升洪拳自身的造血能力。據悉,南海洪拳協會將繼續發掘、整理洪拳的傳統套路;對挖掘出來的套路進行錄像、文字記錄;把拳術招數、步法、變化的特點寫出,使之流傳下來。對已發現的拳譜、拳訣等重要文獻進行建立檔案,並對資料及相關實物做妥善保存、整理研究。
王冠藝&&,南海區洪拳協會每年會舉辦教練員培訓班、指導員培訓班,邀請省級、國家級專家,引導洪拳教練員在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現在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革,讓洪拳教學更適合當下。同時,也鼓勵大家擁抱新媒體,豐富洪拳的傳播路徑,通過音樂、影視、短視頻等形式為洪拳注入現代元素,吸引年輕人的加入。王冠藝還建議,佛山作為全球功夫愛好者的尋根地,也可以將洪拳與旅游結合,希望能在佛山各個窗口景點安排正宗的本土武術表演,讓這些來自全球的武術愛好者們真正了解到佛山功夫的博大精深。(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南海區武術協會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