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復蘇迎“強心劑”
2022-03-09 17:56:33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自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幹政策》(下稱“《政策》”)出臺近一月來,圍繞減稅降費、金融支援等舉措,各界積極響應。針對旅遊業紓困提出了七條扶持措施,一係列新舉措也在持續醞釀中。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在旅遊業面臨市場收縮和艱難復蘇的今天,本輪政策讓市場主體和廣大從業者看到了政府助企紓困的堅強決心,也為消費增長和産業創新注入了堅定信心。

  真金白銀 各地幫扶漸次開展

  旨在落實《政策》中關于“加快推進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工作,擴大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范圍”的要求,助企紓困,切實解決旅行社的資金困難。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關于同意北京市、天津市、湖南省、甘肅省開展使用保險交納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試點工作的批復。批復原則同意四地文化和旅遊廳(局)報送的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四地嚴格按照《文化和旅遊部關于加強政策扶持 進一步支援旅行社發展的通知》要求開展試點工作,支援旅行社積極應對經營困難,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推動旅行社經營全面恢復和高品質發展。據悉,此前文化和旅遊部已批復同意海南、山東、山西等10個省份開展使用保險交納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試點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效。

  積極為企業紓困,各地也開始多管齊下“輸氧供血”。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期就聯合十二部門推出係列幫扶措施,如實施以獎代補措施,按照有關指標對旅行社和旅遊演藝企業進行綜合考評,按排名位序給予位居前100名的旅行社1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紓困補助,給予位居前20名的旅遊演藝企業3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紓困補助。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方世忠此前也表示,上海將繼續創制一批支援文旅行業助企紓困、提質增能的積極政策,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一流的文旅營商環境。此外,江蘇、山西等多地也在持續加大文旅紓困幫扶力度。“比如,在政府的全力支援下,我們的部分主體加強了旅行社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繳納方式的創新,進一步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通過貫徹落實各項普惠性穩崗返還政策,我們在實現“減負”目標的同時進一步穩定了人才資源,保障了企業的平穩運轉。”途牛相關負責人介紹。

  “受疫情影響,行業整體尤其是像我們這些民營企業生存壓力還是挺大的,融資也比較艱難。當前嚴峻的行業環境下,對我們這些中小旅行社、導遊而言,期盼的是實實在在的補貼、優惠持續落地,也希望銀行的金融支援政策能夠切實的有所傾斜。”一位旅行社從業者表示,“目前大家都在觀望紓困政策的落地進展,希望有更為詳盡、實實在在的實施細則出臺。另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也希望跨省遊政策能夠有更為彈性的調整,為旅遊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精準“滴灌” 金融助力高品質復蘇

  加強金融定向幫扶,堅持“輸血”“造血”並重。“政策從多個方面強調銀企合作,鼓勵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旅遊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由此也將進一步緩解旅遊企業的資金緊張情況,使得旅遊企業能夠有更多精力聚焦在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助力旅遊業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實現高品質復蘇與發展。”張致寧分析指出。

  我國旅遊業復蘇與發展當前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穩方向、穩預期、穩信心至關重要,而金融是支援旅遊業紓困的重要手段之一。記者了解到,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為鞏固前期紓困成果,部分銀行也在持續加大支援力度以促進旅遊復蘇振興。

  受益于金融支援政策的精準助力,位于湖州安吉山川鄉境內的雲上草原高山旅遊度假區渡過了難關。該景區2019年末開始試營業,2020年上半年受突發疫情影響,公司現金流不足,陷入困境。“得知訊息後,我們積極響應政府支援企業復工復産的號召,主動到府為該公司(浙江雲上草原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浙江稠州商業銀行湖州安吉支行相關負責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2020年7月完成授信3000萬元,其中1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在1周後迅速到賬,後續又提供了1500萬元敞口的銀行承兌匯票,助力企業渡過難關,該景區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額約3.04億元。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不斷優化金融支援旅遊業的紓困措施與落實工作力度,重點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區域旅遊業的金融支援,充分發揮金融力量,形成旅遊業復蘇和振興的有效合力。”據悉,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稠州銀行湖州分行積極支援當地旅遊配套産業發展,截至2022年2月22日,累計向87戶旅遊配套産業經營戶發放貸款187筆,合計貸款金額1.18億元。

  不止稠州商業銀行,疫情發生以來,為了紓困包括旅遊在內的受疫情影響企業,諸如中行海南分行、郵儲銀行海南分行等,也通過創新擔保方式、為企業開展展期、還款計劃變更等操作,提供結合企業經營情況的個性化無抵押貸款産品,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金融支援旅遊業紓困是通過‘輸血’增強旅遊市場主體的‘造血’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支援旅遊業並不是無償的,無論是獲得銀行貸款還是獲得發行債券資格的旅遊企業均要有還本付息的能力,這將倒逼旅遊市場主體積極轉換發展思路,增強自身發展動力,適應市場的新需求,開拓新的藍海,尋找更多新增長點。”中國旅遊研究院胡撫生撰文指出。

  減負幫困 旅行社資金壓力或緩解

  戴斌指出,本輪紓困政策針對包括旅遊在內的服務業出臺十條共同適用的紓困扶持措施,針對旅遊業紓困提出了七條扶持措施。同時,回應業界呼聲的精準實施疫情防控“四個精準”“三個不得”力求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

  同程研究院程超功分析指出,本輪紓困政策紓困工具種類更多,涵蓋了財稅、金融、行政監管等多個方面,尤其是針對旅遊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政策可謂及時雨,解決了一大部分企業最為緊迫的現金流缺口問題。

  “比如《政策》第24條,2022年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扶持政策。政策幫扶力度大,旅行社企業全面受益,將大大緩解旅行社的資金壓力,促進旅遊企業穩定發展。”途牛相關負責人表示。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分析指出,《政策》中第27條和28條,對于旅行社和酒店都有明確指向。這兩條細分項從市場主體的角度出發,通過放寬政府採購住宿、會議、餐飲等服務項目的門檻,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工會活動、會展活動交由旅行社承接等方式,來幫助酒店和旅行社等旅遊企業拓寬收入來源。“企業應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向出發,用好政策工具包。在‘開源’方面,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政策給出的指導方向,在提高産品品質的同時,積極參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會活動和會展活動的招投標等工作,拓寬企業的收入渠道;在‘節流’方面,對標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申請相關費用減免,減輕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張致寧強調。(記者 韋夏怡)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慶招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6112845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