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 ( 豐順 ) 産業轉移工業園
站在廣州海珠 (豐順) 産業轉移工業園沙盤前,梅州市豐順縣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愉兆向記者畫了四個圈:電子電聲、綠色飼料、生物制藥、高端智能製造,這四大産業板塊,是豐順産業園發展的四張“王牌”。
如何打好這四張産業牌?記者從梅州市豐順縣採訪獲悉,近年來,廣州海珠 (豐順) 産業轉移工業園搶抓海珠區對口幫扶機遇,樹牢“産業興縣、項目為王、企業第一”理念,堅持製造業強縣工作目標不動搖,積極承接“雙區”産業外溢輻射,做好産業承接和配套服務,着力打造魅力豐順·活力園區,創新驅動傳統産業向智能“質”造發展,全力打造電子電聲、綠色飼料、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四大産業集群。目前,園區共引進工業項目49個,總投資169.49億元。
以商招商 合力拓展新空間
“目前,我們的開工面積達16萬平方米,同時在建的有12棟定制廠房,到今年年底可實現大部分廠房封頂。”廣東(豐順)萬洋眾創城總經理李國力説。
“現在進駐企業有20多家,意向強烈的企業還有七八十家。”李國力欣喜地説,“我們是精密五金行業企業,一直在江蘇發展,産品客戶主要在潮汕和珠三角地區,廠房選址在豐順,可以縮短物流時間,也滿足了回梅州家鄉發展的心願。”剛與萬洋眾創城順利簽約的企業代表鄒善文告訴記者,豐順良好的區位優勢、營商環境以及地方政府高效務實的作風讓他更加堅定了落戶豐順的決心。“不僅自己的企業過來,我還做‘業務員’,把産業鏈相關的企業也介紹進來,形成産業集聚。”鄒善文滿懷信心地説。
“我們通過緊緊圍繞國際聲谷、萬洋眾創城、産業園自建標準化廠房‘三大&&’,搶抓‘十四五’發展機遇,加快園區四大産業集聚發展。” 楊愉兆告訴記者,該縣依託國際聲谷項目,提升産業創新能力、智慧發展水平、産業集群化水平,圍繞已有産業鏈開展“補鏈”“強鏈”式招商的同時,放寬視野,拓展園區招商,推動電子電聲産業向高端發展,依託萬洋眾創城吸引中小企業入園發展,形成合力,壯大産業集群效應,依託標準化廠房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製造業,進一步推動智能製造産業鏈向上下游延伸。
築巢引鳳 積攢發展新後勁
豐順縣“硬手段”“軟服務”兼施,加大力度“走出去”“請進來”,推動在談項目加快落地。截至目前,豐順産業園區已成功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4個,計劃投資總額144億元。去年,工業園區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績單:實現工業總産值54.72 億元,固定資産投資24.26億元,規上企業增加值7.2 億元,全口徑稅收2.4億元。
“在海珠豐順對口幫扶工作隊指導下,我們堅持每月在深圳、廣州等珠三角地區實行‘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樹立‘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強烈意識,把更多的龍頭企業引進來。”楊愉兆説,豐順縣承接海珠區産業轉移,搶抓産業轉移機遇,承接更多優質企業,優化園區産業鏈布局,推動園區産業轉型升級,增強園區內生動力。“我們還將海珠區每年1000萬元幫扶資金合理配置在行政大樓、海珠路、和諧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完善基礎配套,大力提升園區軟硬體綜合實力。”楊愉兆介紹,為吸引高端智能製造類企業入駐,培育和發展智能製造裝備産業,園區計劃自建一期190畝的標準化廠房,方便企業“拎包入駐”。
近日召開的豐順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今後五年,豐順將高效率打造産業發展&&,加快推動國際聲谷建設,打造産城融合、宜居宜業特色示範區;加快萬洋眾創城建設,打造成為粵東西北地區製造業集聚&&建設運營標杆項目;通過5年努力,把海珠(豐順)産業園建成工業強縣戰略主戰場和産業轉移示範園區。
智能發力 培育壯大新動能
與萬洋眾創城為鄰的廣東省雙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産高端製造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設計定制生産設備,達到高效率高産出的目標。”廣東省雙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廠長曾慶鐮指着一批正在調試的設備告訴記者,這設備的國際標準合格率為99%,但他們的合格率達 99.5%,為産品在國際市場爭得一席之地。“我們以前的合格率是98%,98%提到99%很簡單,但達到99.5%,就是在不斷地超越自己。”
雙十科技項目是豐順縣招商引資“走出去”、智能“質”造“請進來”的一個生動實踐。當前,豐順縣發揮産業發展優勢,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實現提“智”增效。
“我們在2017年成立了前裝事業部,拓展國內車企和國際大品牌公司的市場業務,建設了智能化無塵化全自動生産車間,打造先進、智能的製造工廠。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産值同比上漲24%,實現逆勢而上。”豐順縣培英電聲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徐陶介紹,培英電聲下大力氣進行技改轉型升級,每年都會根據客戶的要求以及産品的特殊特性增補設備,不斷更迭技術和工藝。
去年,梅州豐順國際聲谷小鎮被納入廣東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入庫名單 ( 第三批)。國際聲谷小鎮計劃投資100億元,立足豐順縣傳統電聲産業發展基礎,聯合企業、院校機構合作共同搭建産學研孵化&&,向智能“質”造發展,為豐順發展注入強勁的經濟發展動力。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家源 通訊員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