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要持續發展縣域經濟,豐富鄉村經濟業態,發展特色現代鄉村富民産業,推動鄉村産業振興,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廣泛開展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深化拓展消費幫扶。
在互聯網電商發展的當下,農商互聯、農村電商發展已成為鄉村經濟振興的重要力量。依託電商助農成熟模式的經驗積累,以及當地的農村電商的規模化、集聚化、品牌化趨勢,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積極擴展電商營銷方式,助力農産品銷售及經濟發展。
建設東源農産品直播基地,多平台聯動協作
2020年,東源縣建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借力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項目開展了106次産銷對接和電商培訓活動,累計4159人次參與,並以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為重點,提供開店、運營、直播帶貨等技能培訓,通過培訓為當地農村電商的發展持續輸送人才。
目前,東源縣打造東源農産品直播基地,助力農産品直播帶貨發展,並通過“政府+平台+企業”協同合作機制,與抖音等新媒體平台、鮮農哥、農品穗等電商平台合作,開展東源産品電商直播活動,多維度拓寬銷售渠道。在茶葉、板栗等特色農産品上市期間,東源縣直播帶貨銷售農産品50萬元以上。
發揮電商助農效應,實現脫貧致富
電商助農環節中,首要目標是助力農民脫貧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通過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形式,東源縣已實現助農脫貧目標,並依託電商、冷鏈物流、包裝印刷等産業鏈發展,解決了當地大量的人口就業難題。
據悉,東源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6年的12290元,增加為2020年的18018.6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年平均收入達到16283元;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8754戶共計25943人,以及50個相對貧困村,均達到脫貧出列標準。
東源縣農産品直播基地的建立和電商助農的發展,不僅利用互聯網優勢,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快速建立農産品銷售渠道,也進一步帶動了農商互聯,豐富了農産品營銷渠道,實現了電商興農,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