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1月22日電(記者吳劍鋒)22日9時32分,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漳州核電2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正式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至此,“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一期工程兩台機組全部並網發電。
漳州核電2號機組於2020年9月4日開工建設,歷經土建工程、設備安裝、系統調試等過程,於2025年10月11日裝載核燃料,2025年11月3日反應堆首次臨界。漳州核電2號機組首次並網發電後,經現場確認,機組狀態良好,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標準。後續,機組將按計劃開展系列試驗,進一步驗證機組性能,確保滿足商業運行條件。
截至目前,漳州核電1號機組已安全穩定發電超88億度,2號機組預計在年內投入商運,3、4號機組處於土建安裝階段,5、6號機組正在紮實推進前期工作。作為“十四五”期間投産的重點項目,漳州核電1、2號機組投産後,年發電量預計可達200億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0萬噸,相當於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超600萬噸。
漳州核電規劃建設6&“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基地全面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提供超600億度的清潔電能,據估算將可以滿足福建南部地區廈門市、漳州市用電總和的75%,能夠有效改善福建省“北電南送”的電力格局。
[責任編輯:蔣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