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周寧:鄉村有了“合夥人”-新華網
在禮門,像黃錦坤這樣的“鄉村振興合夥人”越來越多。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周寧:鄉村有了“合夥人”

2024-10-28 10:39:41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青山掩映,黑瓦黃墻,溪水潺潺縱貫村落,彩色標識、休閒民宿、特色盆景,整個古村“年輕范兒”十足。這是寒露時節周寧縣禮門鄉常源村呈現出來的鄉村新圖景。

  “從‘地理位置偏僻、産業結構單一’的窮村變身為‘寧德市金牌旅游村’,常源村變遷的背後離不開‘鄉村振興合夥人’的加入。”禮門鄉黨委組織委員楊林美説。

  何為“鄉村振興合夥人”?即熱心鄉賢、青年創業者、文藝創客等各類人才,帶着理念和投資,與村集體“合夥”開發鄉村産業項目,常源村村民黃錦坤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在外闖蕩多年後,36歲的黃錦坤帶着積累多年的鄉創經驗和資金回到家鄉,成為禮門鄉招募的一名“鄉村振興合夥人”。

  “常源村得天獨厚的溪石資源和優越的生態自然環境,正是‘借題發揮’的絕佳之地,村中的古民居倘若開發出來,更能為城市周邊游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黃錦坤&&。

  瞄準發展農文旅區域優勢,短短一年多時間,黃錦坤確定了“一線三區”規劃布局,以村內下洋溪為中軸線,盤活農村閒置房屋、宅基地等“沉睡”資源,帶動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外來人才共同參與,發展手工藝品、藝術擺件等文創産業,着力打造“千年古寨,常來常源”特色鄉村游品牌,雕塑文化園、文創和老鴉柿基地相繼“誕生”,逐步形成了“黨支部+古村落+藝術家+人才”的常源模式,曾經窮鄉僻壤的小村莊化身網紅打卡地。

  “這兩年,村裏不僅環境美了,人氣也旺了。今年國慶假期,進村的車輛排起長隊,村裏熱鬧了不少。”常源村村民黃仕明感嘆。

  在禮門,像黃錦坤這樣的“鄉村振興合夥人”越來越多。該鄉通過政策引導、情感感召等方式,吸納更多的在外鄉賢、技術能手、返鄉創業人士、外籍能人加入“鄉村振興合夥人”隊伍,拓寬發展空間,讓農村變景區、農家變客房、農副産品變旅游商品……去年,禮門鄉全域旅游游客接待量約15.6萬人次、同比增長9.86%,旅游總營收約345萬元、同比增長2%。

  “鄉村振興合夥人”模式已成為推動周寧産業發展、振興鄉村的一大特色。

  為破解域內鄉村産業基礎薄弱、內生動力缺失的難題,周寧縣深入挖掘縣域範圍內傳統古村落、特色山水景觀、紅色文化、民宿文化等資源與農、文、旅的結合點,創新推出“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合作共贏”的“鄉村振興合夥人”模式,通過“合夥人”直接投資、技術入股、創意合作等不同的形式,開展非遺技藝傳承、古民居活化、生態研學等內容,為金牌旅游村、美麗鄉村建設注入“原動力”。同時,綜合利用各村閒置宅基地、閒散土地、特色農産品等資源,開發山野民宿、文藝手作、藝術擺件等文創産業,引入書屋、咖啡館、酒吧等新業態,實現“空心村”活化生長。

  今年9月,周寧縣浦源鎮花鯉小鎮發出招募令,召集主題餐飲、研學、文創項目、特色民俗、親子娛樂等領域合作夥伴。

  走進浦源鎮花鯉小鎮“雲鯉1號”,茶咖夜酒、茶空間、摩旅驛站、自行車俱樂部等不同領域元素交織在一起,儼然成為集文旅和夜間休閒為一體的特色新空間,讓人難以將它與原來的水利設施管理房&&在一起。

  “在看到花鯉小鎮‘鄉村振興合夥人’招募信息後,我不由自主被這棟建築所吸引。這裡的産業風格很特別,每個轉角都有不同設計。我依託長廊,以‘花鯉’為主題,打造不同主題空間,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摩友前來觀光游玩。”“鄉村振興合夥人”林隆建&&,“目前這些都只是起點,接下來,我還將結合整個‘花鯉1號’,開發4畝四季花海,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場景,形成吸引外地游客的‘嶄新名片’。”

  多點開花,“合夥人”産業項目亮點紛呈。泗橋鄉溪口村以“村集體+合夥人”模式,發展高山漂流、濕地公園、水上樂園、燒烤露營、垂釣採摘等特色旅游項目,打造“水韻溪口”高山休閒文旅基地;浦源鎮紫雲村在村集體與“鄉村振興合夥人”的共同努力下,建起了“共享營地”,開發露營燒烤、圍爐煮茶、民宿餐飲等旅游産品,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周寧縣採取線上招募、線下走訪等形式吸納在外鄉賢、技術能手、鄉創農人等20余名,項目策劃團隊5個,探索“生態+”“庭院+”“鄉創+”等多種鄉村運營模式,為禮門鄉常源村古村落提升、浦源鎮鯉響青年民宿等20余個項目注入鄉村人才“活水”。

  “接下來,周寧縣將積極構建由組織部門牽頭抓,人社、農業農村等相關單位具體抓的高效聯動機制,建立起包含‘原鄉人’‘返鄉人’‘新鄉人’在內的‘鄉村振興合夥人’儲備庫,進一步激活鄉村人才振興‘新引擎’。”周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鐘振文説。(魏知秋)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