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山海入畫奏響田園牧歌 “鄉”約福建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網
2020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了《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建設與服務規範(試行)》《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建設與服務規範(試行)》,圍繞旅游功能的要素配置,描繪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藍圖。
首頁 政情 産經 金融 房産 健康 台灣 旅游 訪談 視頻 無人機 VR
頭條視點原創政情視頻

山海入畫奏響田園牧歌 “鄉”約福建助力鄉村振興

2021-12-16 09:42:48 來源: 福建日報

福州市嵩口鎮月洲村

龍岩市永定區南江村

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鎮和平村

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

  大雪時節,龍岩市永定區南江村層林盡染,溪水淙淙,古色古香的土樓沿溪一字排開,勾勒出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昔日“紅色小延安”,如今是名副其實的“美麗好江南”。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加大對鄉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通過標準先行、規範引領,突出生態特色,深化“+旅游”跨界融合,培育鄉村旅游新業態、新産業、新模式,奮力打造守得住文化傳承、記得住民俗鄉愁的全域生態旅游省,探索鄉村振興福建樣本。

  16—18日,全國鄉村旅游工作現場會在龍岩市永定區舉行,這是對福建鄉村旅游發展的高度肯定,也是福建廣袤鄉村、山海田園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堅持規劃先行 繪就鄉村“醉”美藍圖

  鄉村旅游業是一個涉及眾多主體、涵蓋眾多業態、造福多方百姓的綜合型産業。要實現通過鄉村旅游帶動村民富裕、村貌改觀、游客滿意的目標,鄉村旅游需要以高標準和高規格進行打造。

  2020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了《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建設與服務規範(試行)》《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建設與服務規範(試行)》,圍繞旅游功能的要素配置,描繪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藍圖。

  2014年以來,省文旅廳推動實施鄉村旅游“百鎮千村”建設工程和提質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指導各地市立足鄉村自然條件、資源稟賦、民俗文化,建設生態優良、鄉風文明的鄉村旅游休閒集鎮、旅游村。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培育了100個休閒集鎮和1000個旅游村。在此基礎上,着力培育打造鄉村旅游精品,創建了43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培育了119個省級“金牌旅游村”、32個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涵蓋美麗鄉村、傳統村落、休閒農業、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紅色旅游等類型。

  如今,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福建省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今年前9個月,福建省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000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收入超過6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9%和42.1%。

  枯燥的數據,鮮活印證了因地制宜、規劃先行、高標準推動福建的鄉村旅游,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振興之路。

  擦亮“生態”招牌 推進全域旅游建設

  綠色是福建一張亮麗名片,要接續努力,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福建山水優美、空氣清新、文化多元,旅游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如何做活生態文章,走出綠色發展之路?福建在全國創新提出“全域生態旅游省”發展思路。以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省級文明風景區、省內全域生態旅游示範區創建為抓手,推進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十三五”以來,全省新增省級生態旅游示範區36家,7家創建單位成功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驗收認定。

  近日,在武夷山度假區崇溪漫步道上,兩個可望山觀水的觀景&已初具規模;在景區南入口,一座玉女峰造型的特色郵筒吸引眾多游客慢下腳步細細觀賞。武夷山文旅部門利用豐富的生態人文資源,在“融”字上做文章,疫情防控背景下,今年前10個月,武夷山主景區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兩項重要指標都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六成以上。

  突出生態特色,打造全域生態旅游省。今年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福建文化強省建設和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取得重大成果;到2035年,文化和旅游領域高質量發展超越全面實現,文化強省和全域生態旅游省全面建成的目標。

  “十四五”期間,福建還將加快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旅游産業的協同發展,提升藍色“海絲”生態旅游帶、綠色休閒生態旅游帶、紅色文化生態旅游帶建設水平,升級打造福州、廈門、武夷山三大旅游産業發展核,不斷優化全域生態旅游空間布局。

  注重品牌引領 深化“+旅游”跨界融合

  眼下,在福建西部,武夷山脈國家森林步道和戴雲山森林步道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就在上個月,福建通過了G228高速公路提升規劃,將串聯沿線知名景區、美麗鄉村、網紅打卡點等主要景點的旅游支線。這條串聯起山、海、村,盡展濱海風光的旅游交通,是福建在交通、旅游兩種業態跨界融合的又一次嘗試。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深入推進“+旅游”跨界融合發展模式,深化與體育、農業、林業、漁業、水利等部門合作,着力發展實施“+旅游”戰略,推動康旅、茶旅、農旅、漁旅等跨界融合,大力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打造一批康養旅游基地、生態旅游目的地。通過開發文創産品、培育特色品牌、講好福建故事等形式,把八閩山水的秀美、福建人民的好客、福建優質的旅游發展環境逐一呈現,讓福建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更加嚮往的旅游目的地。

  南平市延平區王&百合小鎮便是福建發展農文旅融合的新樣本。這個山區小鎮有30多年百合花種植歷史,通過為百合做加法,讓現代農業示範園與王&文化遺址、紅色景點、生態景觀成為有機的整體,成功地融合了農業與旅游,實現兩種業態齊步發展。

  文體旅創新融合,還催生了福建紅色旅游“村跑”項目。紅色村跑不僅破解了紅色旅游同質化困境,形成福建紅色文旅,更印證了鄉村“紅色教育+健身跑步+鄉村體驗”模式的成功,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20年國內旅游宣傳推廣典型案例。

  “+旅游”跨界融合的模式下,福建各村鎮不斷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全域旅游發展之路。目前已經成功打造出體驗式閩南僑文化度假目的地,建設集多功能於一體的南島語族主題大型人文旅游綜合體,培育了“下鄉的味道”“這裡的石頭會唱歌”等鄉村旅游公共品牌,推出“高山家族卡通人物”媽祖文創、剪紙文創等系列文創産品……

  創新營銷方式 打響福建旅游金品牌

  發展旅游,不僅要有好的家底,還要敢吆喝、會吆喝。打響旅游品牌,創新營銷是關鍵。新媒體的火熱,深刻改變了文旅興趣人群的內容消費習慣。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抓住這一新趨勢,借助大V、達人等人群,開展創意、精準新媒體營銷,同時積極拓展推廣渠道,突出多元營銷、融合營銷、活動營銷,建立了多元化、立體式、廣覆蓋的全媒體宣傳矩陣,持續打響“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金字招牌。

  “清新福建”品牌成為全國第6個成功註冊國家商標和全國唯一“商標全要素組合45個全類別”註冊成功的省級旅游品牌,覆蓋面及數量為全國之最。“清新福建”品牌營銷連續兩年榮獲“中國旅游營銷十大創新項目”。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着力構建省市縣三級品牌矩陣和貫通省內外、國內外的品牌營銷推廣體系,持續提升“福”文化、“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品牌效應,持續發力構建“清新福建”多元立體推廣體系。

  2020年,福建文旅部門推出以“全福游、有全福——山海鄉村尋福季”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推廣活動,將旅游重點鄉村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推出100多場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主題活動,讓福建的鄉村旅游發展日益紅火。在歷史的新起點,多姿多彩的鄉村田園與現代繁華都市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融合文化之美、生態之美、民俗之美的山海畫卷。

[責任編輯:袁羽]
分享該新聞到微信朋友圈:
1、打開手機軟體“微信”--“發現”--“掃一掃”。
2、對準左邊二維碼進行掃描
3、識別成功後,彈出是否瀏覽該頁面,點擊確定。
4、點擊手機右上角分享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手機適配版    |    電腦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6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