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城中村的蝶變新生-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城中村的蝶變新生

2023-12-28 12:07:03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古山夜市人流如織。

  “王叔,您的身份信息、家庭成員和銀行卡號再核實一下,社區的分紅過幾天應該就到賬了。”……

  這幾天,同安區祥和街道西湖社區的工作人員張小玲正忙着登記、核對社區居民的基本信息。而她所説的“分紅”,是西湖社區通過盤活西湖塘裏4個村民小組的閒置資源,規劃設立了700余個停車位的一年營收,這些收入扣除公共支出部分,將在明年的春節前作為紅利分給居民,4個村民小組的居民都能領到500元分紅。

  居民有真金白銀的分紅收入,得益於同安區堅持以群眾為主體,實施“一村一策”,紮實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工作。從2022年開始,乘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東風,同安區40個城中村從硬體到軟體,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無不悄然發生着變化。

  如今,同安區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安全共防、社會共治、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為指引,將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工作朝着空間現代化、産業現代化、管理現代化和社會現代化方向努力推進。

  提升幸福感 村貌煥發新顏

  違章搭蓋一掃而空,房前屋後恢復乾淨整潔;堆積雜物逐一被清理,防止蚊蟲滋生;村道改造升級,汽車暢通無阻……

  近日,在同安區美林街道四口圳社區的山前片區,數條原本被雜物、違章搭蓋擠佔到僅剩3米寬的村道煥然一新,恢復了原本8米左右的寬度,還鋪上了瀝青,施畫了標識標線。

  “現在的農村環境一點不比城裏差,出了家門就是風景,各種休閒娛樂設施走幾步路就有……”道路平坦整潔、車輛&&順暢、居民出行安心,讓70多歲的居民林錦霞由衷感到高興。在社區“兩委”入戶動員清退堆雜物時,她主動切割了自家門口的石墩和&階,後移40厘米,為道路拓寬提升騰挪了空間。

  有的幾十厘米,有的一米,有的兩米……山前片區裏的四五條村路,原先車輛對向行駛時都要相互避讓。在居民紛紛主動清退房前屋後陳年雜物和石墩、&階等擠佔路面的障礙物後,現在已經能讓兩輛小汽車對向通過。

  據統計,自2022年8月啟動城中村治理以來,四口圳社區居民主動拆違、清退佔用集體土地8萬多平方米,釋放了社區發展空間。接下來,社區還將有更大的變化,老年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樁、景觀長廊等建築設施將逐一呈現在居民眼前。其中,最讓居民期待的,是建設中的社區發展用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

  “社區發展用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是同安第一宗農村集體發展用地項目。項目建成投用後,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將從2022年的200萬元提升到2000萬元。”同安區美林街道宣傳委員、四口圳社區包村領導萬頻介紹。

  四口圳社區本地常住人口有1900多人,外來人口有1.8萬人,着力提升外來人員生活環境,四口圳社區一直在努力。社區通過黨建引領,打造“四口一心 同頻共‘圳’”品牌,把外來人員當作自家人,把企業當作自家人,本地外來一家親,企幫村、村助企,共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環境的改變,在細微處,在長遠時。除了四口圳社區,同安的其他城中村村容村貌、消防設施等硬體提升也在不斷地向好發展。

  盤活閒置地 助推産業轉型

  夜幕降臨,炊煙升起。

  在同安區祥平街道鳳崗社區的古山夜市,各類特色小餐車、大排檔及造型各異的集裝箱等琳瑯滿目,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處處瀰漫着煙火氣。游客們沉浸在色彩斑斕的燈光秀裏,品嘗着香氣撲鼻的特色美食,十分愜意。

  古山夜市的前身是鳳崗社區的一塊集體發展用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地處同安樂海商圈南邊,周邊小區樓盤林立,人流量較大。社區通過政府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引進古山夜市項目後,讓閒置地變成了“聚寶盆”。

  據了解,古山夜市於今年5月28日正式投入運營,共有119家商戶入駐。“夜市周末晚上人流量最高峰時近3000人次,帶動了當地夜經濟發展,壯大了社區集體經濟,也為社區居民增加了創業、就業的機會。”鳳崗社區黨委副書記洪藝聰説。

  與古山夜市隔街相望,正在試運營的朱子良庫同樣一片火熱。作為同安區的第一個文化創意園項目,朱子良庫是由鳳崗社區的舊糧倉改造而成,佔地超過8000平方米,在設計上延續糧站老建築的原本面貌,同時挖掘並融入朱子文化的當代價值,塑造文化IP,打造集國風文創、美食旅游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産業園。

  “我們感覺朱子良庫的文創氣息和我們的創業方向很吻合,相信未來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今年25歲的烘焙店老闆洪偉程介紹,在外務工多年,洪偉程有了回家鄉創業的想法。經過多次考察,他和朋友在朱子良庫租了一個店面,通過在甜品上進行文藝創作的方式,做起了創意烘焙生意。

  除了解決居民就業、增加創業機會,古山夜市和朱子良庫的落地,還是同安區城中村、老建築的一次成功轉型。同時,項目還形成集聚效應,促進餐飲業發展,打造美食打卡地標,推動土地存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量,帶動轄區經濟發展。

  在同安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進程中,各個社區因地制宜,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閒置資源,壯大社區集體經濟。梧侶社區引入的光伏發電項目已投入使用;西湖社區的集裝箱夜市建設正在收尾;丙洲社區的火車頭海鮮廣場已簽訂合作意向……昔日的城中村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激活神經末梢 基層治理提質

  隨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不斷推進,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也日益精細化、智能化。如今,行走在同安區新美街道梧侶社區,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生活環境,讓社區居民真切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日前,同安區人社部門發出關於被徵地人員養老保險繳交事宜的通知,部分居民由於沒有第一時間解讀通知內容,傳出“只能領取15年”的錯誤信息,繼而對是否繳交保險心存猶豫。

  由於繳交時間截止到當月月底,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片區網格員除了在線上發布通知外,還逐一入戶解説政策,消除居民疑慮。“在網格員的解説下,我們當下就決定要交這個養老保險了。”梧侶社區居民黃銀零説,網格員的保姆式服務,讓每個居民都覺得很暖心。

  如果説網格員全覆蓋是社區服務全面升級,那麼在12月25日上線的“梧侶數字家園”小程序將進一步打開社區治理的智慧大門。

  社區居民只要動動手指,便能在小程序裏獲悉梧侶社區的大事小事。通過小程序裏的社區資訊、文明實踐、生活服務、房屋出租等功能板塊,居民基本可以實現線上獲取資訊、接受服務。

  小程序一上線,梧侶社區居民柯漢焦立即就體驗了一次。柯漢焦平時出行以電動自行車為主,但在下班回家時,時常為找不到充電樁所困擾。

  “通過小程序,立刻就準確無誤搜索到附近閒置的充電樁,還能一鍵導航尋路。”柯漢焦説。在此之前,他經常兜着圈子,要用10多分鐘才能找到合適的充電樁。

  面對城中村人流量大、外來人口多、情況複雜的問題,社區如何治理才能讓居民安心?梧侶社區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全社區公共區域安裝了17路400多個高清攝像頭。

  據了解,為有效提升社會治理,同安區在6個城中村現代化治理試點社區組建6支綜合巡防隊、深化“1+3+N”警網融合、創新智慧&&建設“1+X”模式等,全面提升城中村“智能化+閉環”管理水平。(記者 邱趙胤 通訊員 鄭素描 余雪燕 陳寧寧/文 夏海濱/圖)

[責任編輯:鄭雲彩]